 「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功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為了幫助國小教師將館藏資源融入教學,繼之前推出《搶救生物大作戰》與《尋找記憶中的寶石》多媒體互動教材,讓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輔助;今年再接再厲,推出結合多媒體互動教材與行動探索的《探索植物》新型態虛實整合學習方案。 《探索植物》配合九年一貫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綱要,設計六個主題:植物的型態、植物與生活、植物的構造與功能、蕨類植物、植物的多樣性、植物與生態環境。這套教材包含「課堂學習-行動探索(到館進行)-返校分享」三部份。首先,教師可從多媒體互動教材《勇闖植物島》的六個主題中(圖一),挑選合適的內容搭配課程授課,之後帶學生至科博館進行行動探索學習,並在返校後與學生分享討論。與過去單純來館參觀不同,科博館依上述六個主題,為國小不同年級學生設計行動探索路線及各種任務。探索路線與目標對象如表一所示;每個年級各有兩條路線供選擇,其中一條包含顯微教室的行程。 〈表一:《探索植物》行動探索路線與目標對象〉 此外,科博館提供每梯次師生一人一具「探索背包」(即平板電腦),讓學生聽完導覽員解說後,於展區中完成「探索背包」裡的任務(圖二),答題方式有選擇題、拍照、掃瞄QR Code、繪圖與問答等類型。在整個行動探索過程中,教師透過手上的「探索背包」,便能掌握學生進度與答題情況。回到學校後,教師登入科博館網站,即可與全班一起回顧、檢討此次探索成果。
圖二:進行「探索背包」任務 《探索植物》行動探索活動採線上預約制,從今年(2013年)9月至12月,開放每週二、四的上午、下午各一梯次。為維持一人一具「探索背包」的學習品質,每梯次至多接受師生32名。如圖三所示,「科博教學趣」預約平台上會顯示各梯次預約的情況,灰框內的梯次均已被預約,桃紅框內的還可預約;同時教師行前也可以點選「平台任務」(黃圈),了解該次「探索背包」裡的任務。館方表示,之前參與體驗的學生覺得使用平板電腦很有趣。在推出新型態的虛實整合教材後,科博館希望未來能持續開發新主題,並有機會與其他博物館合作,以豐富學習內容。
圖三:行動探索預約平台 小編曾參與《探索植物》行動探索活動正式推出前的推廣體驗營,背著「探索背包」實際走訪「中國醫藥廳+藥草園」及「植物園」兩種行程。小編覺得以吸引學童的平板電腦作為教具,以及在參觀中分派任務給學童,一方面藉由執行任務將遊戲情境導入學習中,加深學童對展品的印象,二方面大量利用拍照、繪圖等非傳統寫字作答的方式進行學習(參見表二,此類題型佔總題數52%),三方面以親身體驗取代傳統坐在教室聽講之形式,的確是個有趣、值得一試的學習模式。國內對於虛實整合體驗學習尚在嘗試、摸索的階段;希望日後能夠建立更多元的題庫,同時提供教師自行上傳任務的功能,使之與授課內容更切合;如表二所示,目前標準式的答案佔半數以上,期許日後能增加更多開放式並促進學童思考之題目。以虛實整合的手法提供各種親近博物館知識與典藏的門道,透過生動的多媒體應用,讓學童得以從中挖掘學習與探索的樂趣。 〈表二:答題方式與答案類型統計〉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 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呂少玄/一起學習趣──科博館「行動探索」等你來體驗 引自數位文化電子報(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297&lid=735)
| 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file/file/84/84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