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屬牛的已故藝術家楊英風(1926-1997),有一次接受採訪談起以動物為主題的創作,開心地說自己「脾氣跟牛很像,作雕塑時用的心神及力氣也像牛一樣,哈哈!還有,牛只吃草,對食物的要求很少。我對生活的要求也很簡單,什麼東西都吃得下,別人說很難吃的東西我也吃得很有滋味。」藝術家的純真素樸之心,在談話間表露無遺。 溫馴體壯性堅忍的牛兒,終日浸潤在田水間陪伴農人辛勤耕耘,拖著重犁翻過春泥,架著牛軛拖車長行。鄉間田園中,日和天光,薰風吹拂,小兒放牧嬉戲,老牛口咀草葉帶著土腥氣,鷺鷥隨尾駐足於牛背張望覓食。如此和諧自然的田野景色,是出生於宜蘭的楊英風自幼習慣的風景。童年的楊英風,因父母長年在中國經商而由姨父母撫養照顧,那時候宜蘭明媚的山水景緻就悄悄地在他心裡播下了「美」的種籽。
伴侶,《豐年》第七卷第十三期至二十四期合訂本封面(1957年)
稚子之夢(1954年) 少年時代的楊英風曾在中國與日本兩地求學,1947年返臺與表姊李定結婚,隔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臺師大美術系)重作學生,後來卻因經濟問題而輟學。當時(1951年),同為宜蘭人的畫家藍蔭鼎正積極籌辦一本能提高農民知識,傳授農業技術與農村婦女家政常識的刊物,並獲得任職美國新聞處的好友許伯樂(Robert Sheeks)支持,引進美援資金,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下設「豐年社」,創辦《豐年》半月刊。擔任豐年社社長的藍蔭鼎,深知同鄉小老弟楊英風的才氣,於是延攬他入社,掌理《豐年》美術編輯大任。 為豐年社繪製插畫的楊英風(1953年) 任職《豐年》的十一年(1951-1962)期間,優渥的薪水讓楊英風得以安家而無後顧之憂,能每個月固定一、二次到農村行腳訪查,與農人共同生活,深入認識與記錄農民生活、風俗習慣及地方景觀。這段經歷對生長在時代之交,從小接受日式教育,於北平親臨中國傳統文化光采,又在日本學習西方美術教育的楊英風來說,重新以腳步履過臺灣的土地,用眼睛看見臺灣的人民,讓心靈感受臺灣的美麗,是再一次「真正」回到鄉土。 楊英風曾以文字追憶他在《豐年》工作的時光,「一顆年輕的心,與大自然如許地親近,創作的脈息,更鮮活有力的躍動著,鄉下農村、山邊海角,遍佈著輕快的步履,以繪畫、雕塑留下自然的美、永恆的美,而將農民的樸實、純真、坦率、熱情都融入《豐年》雜誌中。」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我們回過頭觀看楊英風在《豐年》留下的作品,可以見到一位藝術青年如何以他敏感內斂的心承接與回應鄉土帶來的感動。他行過窮鄉僻壤,走過山川大地,以獨特視角捕捉苑裡、土庫、朴子、關廟、美濃……各地的人文景象,細膩地畫下一幅又一幅的速寫,再轉化成版畫、漫畫、雕塑、水彩等形式呈現在雜誌封面、內頁設計、插畫中。而象徵農民質樸堅毅、耐苦踏實精神的牛隻,就經常以各種親切可愛的姿態出現在雜誌上。
向農友們談談畜牛登記問題,《豐年》內文插畫(1952年) 1950年代的臺灣,在軍事上有美國協防撐腰,政治上強人威權體制建立,社會瀰漫白色恐怖氛圍,經濟上接受美援挹注,逐漸從傳統農業社會走向現代工業社會。當青年開始離鄉離農湧入城市,鐵牛(耕耘機)開始代替水牛在田裡行走,鄉間洋房開始取代田舍之際,正是楊英風在全臺各地踏查取材的時期。彼時農村傳統生活和文化剛要崩損尚未解體,楊英風正巧趕上時機,為一逝不返的時代留下紀錄。 楊英風的眼攝下50年代臺灣的光景,他的筆繪出時代的影像。於是,後來的我們閱讀他的作品,也在閱讀那段消逝的時光;端詳畫面細節發出的嘆息,也在為僅存於記憶或無緣親見的時代震動嘆氣。
楊英風身後留下為數眾多的文獻圖像資料,經家屬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作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將圖文資料陸續進行數位典藏,設立「楊英風數位美術館」,並整理出版三十巨冊的《楊英風全集》。透過線上資料庫便利的檢索系統與完整的作品說明,可以一覽楊英風在《豐年》時期的創作。尤其手稿的公開,更能夠窺見他的創作歷程。 手稿是藝術家情感與思想流體的首次結晶,也是繆斯灑下的種籽初萌芽。於空白荒蕪的紙張上以肉身和靈魂犁耕而過,翻開硬土,修整作畦,神思得以著地生長。在開花結果前,能夠看到它初長乃至成熟的面貌。 以刊登在《豐年》第五卷第十三期封面的〈霞海城隍誕辰〉為例,楊英風多次赴臺北迪化街的霞海城隍廟寫生,細膩描繪民間俗稱七爺、八爺的謝必安與范無救兩將軍的面容姿態,從而繪成〈范謝兩將軍〉,並獲得第九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國畫部入選。隔年(1955), 再以相同題材繪製〈霞海城隍誕辰〉,讓范、謝將軍與身後紛紜雜沓的人群交錯,突顯廟會熱鬧非凡的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楊英風似乎對高矮、胖瘦、黑白充滿對比張力喜感的七爺、八爺特別愛好,曾以之為原型,創作幽默風趣的〈竹桿七與矮咕八〉系列漫畫,堪稱是臺灣版的「勞萊與哈台」。
連續漫畫〈竹桿七與矮咕八〉手稿, 刊登於《豐年》第一卷第一期(1951年7月) 攝於「彩繪豐年:楊英風藝術設計手稿文獻展」現場 結束《豐年》美編生涯的楊英風,創作類型逐漸轉向雕塑設計,作品也從具象走向抽象,日後更致力於景觀雕塑及雷射藝術。終其一生,他的創作沒有侷限,總是力求突破,鮮有人能望其項背。他自己曾說:「現代、抽象、中國風味,是大眾對我雕塑作品的印象。寫實、鄉土、氣息草根,就鮮與楊英風三字畫下等號。」實際上,綜觀楊英風的創作歷程,來自鄉土具象寫實的經驗,才是他一輩子創作不竭的原點。 後記 1954年適逢農曆的馬年,楊英風以剪紙為媒介,為豐年社設計了「馬到成功」的新年賀卡。這件作品布滿傳統吉祥圖案,一字排開的福祿壽三仙,結實纍纍的稻穗與碩大鮮甜的蔬果,襯托著前方躍腳昂首回望的駿馬。紅色流暢的線條洋溢著新年喜氣,讓收件者也感染了新歲年豐的吉兆和祝福。同年1月出刊的《豐年》,也採用「馬到成功」的構圖,只是線條改成象徵富貴的金色,原本的「春」字換成「五穀豐登」,好與刊名相呼應。 六十年後,駿馬按時奔騰到來,謹挪借楊英風歷久彌新的舊作,祝福讀者五穀豐登、馬年平安。
由左至右分別是「馬到成功」剪紙原稿、新年賀卡、《豐年》第四卷第一期封面(1954年) ◆參考資料: 1.楊英風數位美術館http://yuyuyang.e-lib.nctu.edu.tw/ 2.蕭瓊瑞主編,《楊英風全集》第2、3、4、13、14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2008)。 ◆展覽訊息 • 名稱:彩繪豐年:楊英風藝術設計手稿文獻展 •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臺北市延平南路156號) • 時間:2013年11月5日至2014年3月2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每逢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網頁連結:http://www.ncl.edu.tw/ct.asp?xItem=19099&ctNode=2186&mp=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