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間,他不時低著頭,看向一側,為自己的視線找到停駐點後侃侃而談,好像內心深處注視著遙遠的蘭陽溪,一邊思索著如何向我們表述。 站在他的作品前,感受到天地寬闊、靜默,整齊劃一的秩序,山在後面坑坑洞洞。 再看得更久一點,畫面底下蟄伏一股力道打中感官。依稀,也曾經到過這裡、看過這些,但為什麼,這些畫面好像與之前的記憶有些不太一樣呢? 有一些思緒與哲想,在楊哲一的影像中靜謐地流瀉,乍看如是,但他的談話引領著我們,逆流溯源,從他如何開始拍照、到這些影像未來如何延展,在社會上發酵。 溯源 - 六年之前 楊哲一發現蘭陽溪畔種西瓜的現象,是在大約六年前。 在人們日常生活時常經過的地點,西瓜田在蘭陽溪下游整齊、畫一地展開,對一般人而言,每天看到的景像似乎有些改變,但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一般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景象的轉變與生活息息相關。農藥、肥料的施用,導致水溫上升、水質改變,除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社會關係也發生了轉變。全球化的集體勞工現象移轉到河床,農民成為生產中的小螺絲釘,由集團承包水利署的土地,發包給大盤,大盤找農民來耕種,農民勤奮、快樂地種植西瓜、費盡心力,在酷暑下甚至為西瓜撐傘,卻不曉得背後的老闆是誰。 楊哲一談起過去拍攝的經驗,以礦山為例。為了親身實地瞭解,他曾經當過礦工,也曾擔任地質調查人員,歷經三年才拍出一組作品。他回憶那段時間,一天可能沒有拍攝一張照片,為了博取信任而日日飲酒。可是面對他所記錄、拍攝的現象,他形容自己必須「大破大立」。 過去任職於中研院地科所、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與地質工程師,楊哲一曾經親眼目睹許多生態環境破壞的現場。他一邊描述、一邊講到:「說沒有偏袒是騙人的,我們當然不希望它更糟糕,我認為它有問題,才拍它,但影像也沒有這麼偉大,如果可以讓大家去討論這些議題,那就夠了。」 「我給大家一個問號,我必須要打敗它,光是了解是不夠的,科學人員也很了解這些現象。」攝影師對社會大眾拋出問號,同時也意識到自身的侷限。面對臺灣當代社會與地景劇烈的變遷,楊哲一認為,光是理解並不足夠,科學家可能比攝影師更深入理解這些問題的成因與影響。 「如果我今天沒有將各種領域的知識蒐集完,我無法操作它。」楊哲一說。一般人可能無法想像攝影師在一張照片背後,必須要做這麼多的功課,深入現象的肌理進行科學的調查、分析,以知識系統的建立做為影像的基礎。 伏流 - 畫面如何形成 在這次的系列作品中,楊哲一選擇以大量、秩序的視覺,簡單、安靜、很生活的面向去操作他的畫面。 「說我沒有主觀意識是不可能的。一定是我很在乎這個議題,我才會去操作。但是操作時我必須要反向,不能很用力去推動它。感覺上我似乎與這個現場有一段距離。」楊哲一如此描述他在畫面上試圖建構的距離與平衡感。 在拍攝的過程中,去除主觀意識,讓影像儘可能客觀。他一邊講,一邊停頓了一會兒,又接著說:「當然無法完全客觀,攝影本身有主觀性,去除了這些角度之後變成的形式,才是我要的形式。」 楊哲一憑靠畫面本身的整齊秩序與美學形式,讓大家意識到,原來每個人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視角,但過去並不會有人用這些日常的視角衍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環境議題被包裹在畫面中,成為他創作的核心概念。以西瓜做為一個符號、手段或方式,它本身就很明確地指向集體操作、資本主義化、工業化、極端化......等當代社會現象。 同時,楊哲一在這組作品中嘗試著擺脫景觀攝影的脈絡。拍了十年,他開始反思景觀攝影在臺灣的侷限,是在完成一張紅衫軍的影像創作後,他說自己當時清楚地意識到,再也不可能拍出第二張這樣的作品。「因為臺灣沒有這麼純粹的景,我不可能永遠在等那個景。之後,我開始轉向思考文化背景的問題,包括像是一直在紀錄的工業區,工業區很有秩序,但是這個題材和臺灣的關係是什麼,需要更進一步被釐清。」 從這個基準點上不斷地累積,楊哲一試圖在畫面中架構一個更龐大的量體,藉由思考的廣度或哲學的概念,希望發展出自己創作的原型。 沖刷-你是否曾經注意到 蘭陽溪畔的崩塌,是另一個楊哲一在畫面中想要探討的議題。 在勘點的過程中,楊哲一注意到蘭陽溪的崩塌地。如果有兩百個崩塌地,有些崩塌地上建了擋土牆,一個擋土牆的工程大概需要上百萬的工程款,這些驚人的費用卻乏人問津。如果認真去統計,台灣一級、二級、三級河川加起來所蓋建的擋土牆可能費用相當驚人。 崩塌地的畫面一體兩面,擾動河床導致崩塌地增加,政治人物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決定蓋擋土牆。但是難道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嗎? 治理河床的政治關係應該被重視,這涉及到許多的改變,但一般人可能不會這麼敏感地意識到。臺灣對土地及自然資源的尊重與管理並沒有到位,甚至可以說沒有。政府單位在官僚體制的侷限下,無法產生具體有效的策略。楊哲一舉水利局為例,為了管理河川,建立了機制與規範,但這些機制卻難以對環境產生實質的效益與影響。 政治、商業、地方性……等因素交雜、牽絆,楊哲一以影像直接面對這些現實。他說:「唯有深入,才能夠打敗它,不然沒有機會。我想了很多,像早期冷眼旁觀地做景觀攝影,必須要架構在你已經深入核心,了解了核心、自己的觀點,統整完最後呈現的方式,才能這樣做。」 匯流 - 開闢渠道引入他人參與 某種方面,橋跟河川有一定的關係。 順著這句話,楊哲一提到許多的發想。例如發動大家在住家附近的橋、溪邊拍攝照片,記錄當下的情景,累積成一個量體,當數量龐大到一千張照片之後,可能可以代表一些現象。 接下來,楊哲一將會發起相關的攝影活動。像是邀請民眾在蘭陽溪岸健走、在溪邊騎腳踏車,身上掛著相機,沿途記錄,在搖搖晃晃的鏡頭中看到崩塌地、西瓜、高麗菜、人、農夫。在習以為常的生活景象中,去看看有哪些環境中的異常現象。 這個系列並不會就此結束,觸角可以繼續延展;進行臺灣各地溪流的比較、甚至發起大家去拍攝溪河邊的崩塌地,上傳到一個網站、資料庫,辦一個線上的展覽,蒐集這些檔案與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喚醒民眾的意識,探討這些與生活、環境變遷相關的重要議題。 沖積 -蘭陽溪畔的變與不變 出生宜蘭,在當地成長,楊哲一以蘭陽溪系列創作不著痕跡地刻寫他對當代地景變遷的焦慮與關懷。他說:「我的作法很直接,以影像進行抗爭,可能無法達到,但是讓社會看到,無形中就有機會,我無法保證自己能藉著影像做到什麼。一組作品可能不容易,可能要花一輩子,才能讓人家真的思考到臺灣居住的土地變成什麼樣子,也才有機會產生改變的力量。」 他以鏡頭淘洗現實生活中的景象,經過不斷地沖刷,洗鍊出震撼人心的影像。在那些照片裡,天地遼闊,變遷不斷在各處發生,但你可以在其中,看到他不改的姿態。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