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結資料與圖書館資訊組織及應用 講者:柯皓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圖書館要如何應用語意網、鏈結資料促進知識的解放與再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柯皓仁教授以過去2年間與國家圖書館合作的鏈結資料服務案例,分享圖書館如何利用鏈結資料建置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和電影資訊查詢系統的經驗。
語意網的目的是為了促成網際網路上系統間的整合與資料共享,以利各類加值應用的發展,鏈結資料是實踐語意網的最佳實務。為了讓資訊得以被電腦自動識讀與串聯,語意網即是建構一個基礎架構,在這基礎架構下賦予資訊明確的定義,進而讓電腦協助人文研究者運用數位工具串聯、整合相關訊息,藉以為資訊開展更多元的觀點和應用方式。
圖書館該要如何為主題詞表、分類詞表進行資料的鏈結?我們最常以美國國會圖書館為例,其將主題詞表、人名權威檔都轉成後設資料,提供在線上進行查詢,以鏈結資料的形式,使用者可以用RDF或不同形式的檔案進行下載。
一般來說,圖書館如果要將自動系統中的書目資料進行開放,用鏈結資料的方式與外部資料進行借接,大概會有幾個步驟。首先需要知道哪些資料需要被開放,其中也需要有知識組織中的概念,如主題詞表、控制詞彙……等要使用哪些模型來進行資料的處理;第三-四個步驟則是電腦資訊專業的工作,自動產生聯結,讓外部得以搜尋,對這些資料進行有效的利用。
2014年國家圖書館仿照國會圖書館的精神,著手將其中文主題詞表、分類法與名稱權威轉置為鏈結資料,將人名權威控制共26萬筆資料,中文主題詞表共一萬多筆的資料,原為ISO2709格式,轉為RDF的格式。採用SKOS(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與MADS(metadata Authority Description Schema)進行描述,提供使用者以RDF/xml、JSON,或N-Triples的格式下載。
2015年,國家圖書館更進一步將其中文圖書分類法2007年約2萬筆的紀錄以及部分書目資料轉置為鏈結資料格式,產生共約70萬筆紀錄。
國家圖書館所提供的鏈結資料服務扮演了鏈結資料環境中資訊提供者(data provider)的角色;經過資料的對應與鏈結,使用者可以使用新的分類原則、主題詞、與人名權威進行查詢。
以鏈結資料建置線上公用目錄系統,除了展示傳統書目資料外,並可串聯至外部的相關資訊如:DBpedia、VIAF等既存的鏈結資料集,提供使用者與作品和作者相關的豐富資訊。
而另一個部份的工作則是以鏈結資料建置電影資訊系統,以IMDb的電影、導演和演員資料為基礎,整合DBpedia、linkedMDB、DBtune,以及大英圖書館等鏈結資料來源的電影資訊系統,使電影資訊內容更加豐富且提升鏈結資料的閱讀性。
在演講的最後,柯教授也提及未來希望運用更多的內容資源,進行鏈結資料的研究。打破資料的侷限,勾勒臺灣圖書館與相關典藏機構運用鏈結資料的藍圖。
延伸閱讀: 實踐數位人文的真人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柯皓仁專訪 http://www.ifii.org.tw/focus_trend_login.php?num=177&class=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