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刊頂標著「聲音圖書館」,以為是香港政府轄下某個蒐集、整理聲音檔案的單位,直到從臺北聯繫上香港,才知這是民間機構Soundpocket所建置的平台。 聲音圖書館 網站首頁畫面Soundpocket,中文稱作「聲音掏腰包」,成立於2008年,創辦人楊陽老師一開始帶著一群年輕人一起舉辦與聲音相關的藝術展覽,一年後,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DC)年度資助,從每一年需提交申請計畫,到兩年一提,如今ADC已承諾給予一次三年的經費支持。能取得三年期的政府經費,端賴Soundpocket在聲音藝術的推動已有基本貢獻。 這個將滿十歲的藝術執行機構,從小型工作坊起步,接著展開以藝術家為主要對象的「『聽在』聲音藝術節(Around sound art festival)」,召喚香港與世界各地藝術家進行創作,包括作品呈現、表演與座談,邀請大眾共同參與,一起「聆聽」。
Soundpocket各類活動文宣品 還企劃執行藝術家支援計畫(artists support program),提供每月津貼,補助車馬費,隔段時間,行政人員就會與藝術家碰頭開會,不是要查核藝術家的創作進度,而是想進一步瞭解他們有什麼特別需要協助的地方,包括協助安排跟其他策展人或藝術家見面,或者與訪港藝術家交流會面;最後一個月,再讓他們分別前往日本Art Center Ongoing與美國Experimental Sound Studio兩處藝術機構駐留,也讓美、日兩方的藝術家進駐香港,促成國際藝術交流。 談到這裡,聲音掏腰包的策展經理黃嘉淇強調,上述的執行形式在香港僅是少數:「像我們這種,需要(向政府)解釋很多,也不確定後來會怎樣。」他亦指出,和他們類似的機構,通常只會先領到部分的經費,而在完成整個計畫後,還得等上一段時間,政府才會撥發剩餘款項。 經歷了聲音藝術節和藝術家國際駐村數年的執行與推動,「聲音掏腰包」意識到一般大眾對於聲音,還有利用聲音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領受的不多,奮力投石所泛起的漣漪似乎不那麼的密集大擴,因而醞釀著能有一個以民眾為對象的聲音平台,恰好香港民政事務局在2011年開放「藝能發展資助計畫」的申請,順水好推舟的情勢,讓Soundpocket慢慢蓋建起「聲音圖書館」網站。
「聲音圖書館」有一行楊陽老師的話:「This is not an archive.」後面接著一句中文:「之於偶遇,迎如聽在。」專案經理蘇瑋琳進一步闡釋:「讓大家透過聆聽聲音,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是回憶;這是一個分享的平台。」分享的人,每個都是「採聲人」,只要願意捐獻聲音並上傳到「聲音圖書館」,就是他們的sound collector;鼓勵大眾成為「採聲人」,冀盼的,不過是希望香港人,或到香港的外地人,都能好好感受香港日常。
聲音圖書館 關於我們 網頁畫面 這會不會不好做?蘇瑋琳坦承並不容易。所以他們舉辦外展,以工作坊的形式著手,並要求參與者最後都得交功課,再將大家繳交的聲音作業放上「聲音圖書館」。此外亦規劃聲音結合其他領域的藝術創作活動,如有「聲音」與「詩」的工作坊,讓參與者運用文字、詩、畫與圖像等形式去呈現(或描摹)聲音,等等。「採聲的過程,也是一種創作」黃嘉淇表示,社會大眾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位sound actor,因為,大家都可以從聆聽開始,然後去採集聲音;至少從選擇錄音工具開始,不論手機、錄音筆或更高階的設備,都稱的上是個人創意的開端。 而在籌辦各式工作坊的經驗裡,最讓蘇瑋琳感到有意思的是,通常預設的小眾活動,參與成員竟然涵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包括中學生和大學生,甚至是從事電影聲音設計的專業人士也回饋Soundpocket,說處理電影聲音的慣用法是將不漂亮的聲音去掉,保留好的,但在工作坊裡,從聆聽、尋找,再到蒐集、紀錄,他看到聲音不一樣的面貌。
聆聽,對「聲音掏腰包」而言,並非僅僅留在「感官接收音波」的層次,因此,他們製作「專題故事(Feature Story)」,設計主題如環境保育、聲音職人等,期盼引導人們從聆聽去感受、去發現,或去思考;又如「哪裡有歌(Where is the song?)」專題,旨在鼓勵香港人去尋找保存街頭巷尾的口語歌謠和即興清唱。他們也恰巧與歷史事件相遇在2014年9 - 12月,在被稱作「雨傘運動」的現場,有不少在地藝術家自發採集影像和聲音,時正籌劃「聲音政治」專題的Soundpocket成員於是一一拜訪、邀請合作,製作成網站上的一個專題,之後再以額外向群眾募資的方式集結成實體出版品《DAY AFTER 翌日》。
歷年執行積累而來的聲音資料,逐漸豐富「聲音圖書館」,蘇瑋琳說面對那些由大眾蒐集、採集與捐獻的聲音,總老是在想能夠如何運用,於是嘗試邀請藝術工作者、填詞人等,展其專才,與藝術家共工,一同將聲音圖書館裡的聲音資料做成一個線上主題展覽,成為另一種mini website。 近年,許多報紙、媒體紛紛聯繫訪問Soundpocket,有個判斷下得非常直接:當作這是一個在做「聲音保育」的機構,然後提說希望能為環境噪音、聲音保育多著力云云……黃嘉淇和蘇瑋琳不無無奈卻認份的回覆:「就要常常解釋」,說這也正常,因為採訪者通常並不那麼認識「聲音圖書館」,所以一旦看到裡頭有香港舊時客家歌的資料,即直覺是在保留快要消失的東西。除了誤解,也有突發事件的後續效應,如出版「雨傘運動」CD,政府主管單位也特別打電話確認這筆經費支出並非來自政府資金。
面對誤解,還有突發事件的應對,「聲音掏腰包」態度明確:開放各種聲音紀錄、提供聲音蒐集方法,與聲音創作實例,讓民眾參與其中,重新聆聽生活裡頻率交錯的振幅信息,並多多利用「聲音圖書館」的聲音資料進行創作,成為他們自己的作品。「裡面所有的聲音的版權,都是使用Creative Common」蘇瑋琳說,全部歡迎大家寫信申請下載,然後自由進行再創作。
Soundpocket的定位是藝術機構,沒有學術包袱,可以較為自由地表現聲音的多樣性,黃嘉淇表示,因此難以用一句話含括所有他們想要傳達的方方面面。甚而對於當今利用聲音創作的藝術家,他們也開始儘量避免使用〝sound artist〞和〝聲音藝術家〞這類稱呼;「聲音」之於藝術家,是一個作品,一個材料,或作品的一部分。 聲音圖書館 Pool 集聞 網頁畫面 而「聲音」之於普羅大眾,也許就像「聲音圖書館」的標籤雲(位於「Pool 集聞」),大多屬於生活的、日常的,靜下來就能立即體會的物理訊息,看似一些瑣碎的、重複的、老是在那邊吵著的聲響,然若結合一段往事,或一則陳年故聞,說不定就成了一首時間的歌,等著聽到的人們,一起哼上那麼幾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