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中低海拔的溪流間,如果有一隻斯文豪氏赤蛙,你可能會聽到啾、啾、啾,像鳥啼一樣清亮的聲音。但,青蛙的聲音不是呱、呱、呱嗎? 我們可能很難想像,一隻青蛙的鳴聲怎麼會像鳥啼,那是因為斯文豪氏赤蛙住在溪邊,在低頻的淙淙流水聲中,為了讓牠的聲音可以被雌蛙聽見,斯文豪氏赤蛙的鳴聲清亮,有一種穿透性。正如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研究助理方慧詩說:「聽到那樣的聲音,你會很感動,牠們這麼努力要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在大自然中,每一個聲音都是演化了很久的結果。」 斯文豪氏赤蛙 作者:白欽源 來源:TaiEOL計畫 因為一次夜間觀察,靜謐的黑夜中屏除了一切人聲、車聲,蛙鳴環顧四周,彷如近在咫尺。方慧詩寫到:「我意識到我的耳朵就如同眼睛,在荒煙漫草中為我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感官世界,每一聲蛙鳴都如同夜晚的煙火。」但是,這種特殊的感受,如何經過轉換,成為推廣生物多樣性的途徑呢?從聲音著手,為了喚起人們重新體認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與意義,與大眾交流、溝通,國立臺灣博物館在2016年末推出「動物混音創作」平台。線上提供了蛙鳴、鳥叫、環境音、演奏樂曲與BeatBox電音等五組共計23種聲音素材檔案,讓使用者混搭、重組,創作屬於自己的專屬音樂。 點入這個平台,人們或許不一定認識這種動物。但藉由聆聽,了解每一種聲音的節奏與特色,投入自己的喜好、創意,製作出來的音樂不僅融會自然鳴響,更兼具個人特色。方慧詩說:「我的夢想是讓一般民眾使用這個平台後,甚至可以成為一個生態解說員,向朋友說他用哪種動物的聲音做了一段音樂。」創作之餘,他可能會好奇這種動物分佈的情況、生活的習性、聲音代表的意義……等等,產生興趣,並進一步去連結到動物的生態訊息。在網路上,經由回溯與延伸,可以連結到動物圖鑑與自然足跡…...等不同單元,讓聲音成為一個引子,與人們的生活更加緊密地連結。
談到有沒有哪種動物的聲音讓她特別印象深刻?方慧詩的語調變得輕快而飛揚,提起以往觀察青蛙聲音的經驗。她說:「青蛙的聲音很有趣,就像鳥的羽毛,有一些功能與故事,想要告訴你什麼事情。」譬如莫氏樹蛙的鳴聲分為兩階,前面有一簡短的呱聲,伴隨著後面響起複雜重疊的呱、呱、呱、呱。乍聽可能覺得吵雜;但是前面的一聲,是用來向雌蛙表明身分,後面的聲響則是在炫耀其歌唱的技巧,用來吸引雌蛙的注意。 莫氏樹蛙-鳴叫 作者:白欽源 來源:TaiEOL計畫 知道了這個故事後,聽見蛙鳴,好像也能聽到其隱含的話語與意義。動物混音創作平台寓教於樂,如果經過適當的編排,也能寫成教案,融入學校的教學應用中,讓音樂課、自然課的老師能夠結合動物的聲音編排適當的課程,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環境與生物的關係。 每一次編輯與創作,可以揀選五種聲音,內有臺灣蛙類、鳥類的鳴聲,也有馬路上的汽車引擎聲。涵蓋了人為與自然的聲音,這樣衝突的組合藏有特殊的企圖,方慧詩說:「這是我想要特別強調的重點。」藉由大家在使用這些資源、系統時,讓人們產生好奇心,去認識臺灣既有的生物,當他聽到都市的人為音,與自然原始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可能會感到一絲衝突。例如在溪流中,你可以聽見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但當你把都市的聲音放進來,牠的聲音就被淹沒了。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組合,並進而去思索:自己作為人,跟都市、生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除了動物混音創作平台,國立臺灣博物館也運用這些素材,重新規劃、設計與編排開館、閉館音樂。開館音樂-「群舞之晨」以蛙鳴為起始,伴隨一片鳥啼,柔和的音樂讓人感到萬物與天地一同甦醒。儘管鮮少有人會聽到博物館的開館與閉館音,但是臺灣博物館卻認真地規劃、編排、製作,方慧詩說:「做這件事情,代表博物館對於生態保育和推廣的重視。」藉由聆聽,讓人們關注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其實,每個人對聲音都有一定的責任。生活在城市,我們很常忽略了動物的聲音。鳥啼、蛙鳴、蟋蟀與螽斯……這些細微的聲響淹沒在車水馬龍之中,很少被注意。國立臺灣博物館對聲音的投入,讓動物的聲音奏響於生活之中,側耳聆聽,你會聽見萬物和鳴,從聽覺中,拉近你與大自然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