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導,7月下旬,英國考古文化節,世界上最盛大的考古學慶典,舉辦了千餘項考古活動, 很多供市民免費參與。 這是刊載於網路上的一則消息,英國為了慶祝考古文化節舉辦了千餘項活動,是世界上最盛大的考古學慶典。在臺灣,從二○一二年起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也在每年四月舉行「新北市考古生活節」,冀望「結合了博物館、學校、表演團體、當地社區等單位,以體驗、遊戲、展示、展演等活動型式,推廣考古知識與在地人文特色。」但我相信對臺灣的民眾來說,考古還是相當陌生的,更何況是「考古節」。 青山依舊在──說「考古節」 其實,早在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七日陳仲玉先生即在《中央日報‧副刊》介紹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在大陸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的歷史(圖一),並述說「考古節」的由來:「這不是一個公定的節日,只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同仁們為了紀念民國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破土開掘河南省安陽殷墟,在每年的這一天定期聚會,我們私自稱它為『考古節』。」時至今日,這個私自的定期聚會已經三十多年了,每年的十月十三日史語所考古學門同仁還是會聚會,並到李濟(1896-1979)、高去尋(1910-1991)、石璋如(1902-2004)先生墳前祭拜,以誌不忘。我們從史語所典藏的老照片中也找到了考古節第一次聚會的留影,彌足珍貴。(圖二) | 圖一:一九二九年春,殷墟第二次發掘田野工作人員全體照。 中間坐者為李濟,旁為裴文中,右二為董作賓。(圖片連結點此) | | | 圖二: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三日第一次考古節聚餐。 左起:宮雁南、黃慶樂、陳仲玉、萬家保、石璋如、劉秀文、 吳文彬、董萍、高去尋、賈士蘅、臧振華、李祝玉。 引自:《潛德幽光──高去尋院士百歲冥誕紀念集》pl.57。 | 陳仲玉先生在文章中已將殷墟發掘的時代背景,以及傅斯年(1896-1950)、李濟等幾位開創人物作了清楚簡要的介紹,實在沒有筆者能置喙的餘地,所以只能拉哩拉雜,東扯西拉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只希望能替第一代的考古學家說一點故事。 一九三四年十月史語所在河南安陽殷墟王陵區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大規模的發掘(圖三),但在十二月初卻在工作地東區發生了武裝盜掘,幸而隨即被駐團軍隊拿獲。為調查這起嚴重的盜掘事件,滕固(1901-1941)和黃文弼(1893-1966)受中央古物保管所委員會之託,風塵僕僕的來到史語所的殷墟發掘團,寫下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余印象中最感欣快者,則一般工人與科學工作人員打成一片,埋頭工作,愉快邁往之精神, 洋溢于發掘場上;蓋美滿之成績率由堅苦與愉快相互緊絞而獲得者也。 | 圖三:一九三四年秋,殷墟西北岡王陵區第一次發掘,劉燿與工作人員合影。 | 他還記下盜墓者用粉筆在牆壁上寫的標語:「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壓迫平民生活之董、梁誓與拼命」,這裡的董、梁是指在殷墟負責實際發掘工作的董作賓(1895-1963)和梁思永(1904-1954)。滕固是中國第一位拿到德國柏林大學美術史博士學位者,藉由他的記載,我們可略窺史語所當年在殷墟發掘的艱苦,也是在這種艱苦環境下,培育出史語所第一代考古學家的考古革命情感。所以,這句話雖然已經八十歲了,但我還是覺得歷久彌新。 甲骨文宗師──董作賓 一九二八年七月史語所籌備初期,傅斯年即派董作賓調查洛陽石經和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情形,這次調查報告和發掘計劃書都還妥善的保存在傅斯年圖書的善本室。調查的結果顯示殷墟「甲骨挖掘之確猶未盡」,隨即於十月十三日進行第一次發掘,開啟了史語所在殷墟十年的考古工作,殷墟也成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起源地,更是孕育中國考古學人才的搖籃。 殷墟的首次發掘能夠順利成功和董作賓先生與地方人士的相處有很大的關係(圖四),石璋如先生說:「董先生性情溫和,待人寬厚,單就安陽來說,上自最高的地方長官專員;下至最低的階層農工都能說得來,而且都是朋友。」史語所的考古發掘照片就有董先生和地方官員、工作人員和軍隊的留影(圖五),這張照片也收入董作賓《平廬影譜》中,他特別註記:「午餐。每日十二時,工人各歸就食於家,工作人員則買得王裕口村小飯舖之包子饅頭,大嚼一頓,少飲茶水而已。今日初購來村人所煮小米粥,眾乃大樂。」,可見大家都頗能吃苦耐勞,也頗能苦中作樂。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在去年(2013)辦了「鑿破鴻蒙──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特展,就是要紀念這位研究、發掘甲骨文的一代宗師。 | 圖四: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二日,殷墟開工前一天。 安陽縣政府派科員張守魁,協同董作賓等赴小屯籌措發掘工作。 右起:王湘、張守魁、董作賓、郭寶鈞。(圖片連結點此) | | | 圖五:一九二八年秋,殷墟第一次發掘,董作賓與工作人員、軍隊在發掘土堆旁共進午餐。 | 石璋如先生對董作賓執弟子禮甚勤,寫了多篇紀念文章介紹董先生對殷墟發掘的貢獻。他在回憶錄中更提到一九七七年九月他擔任史語所考古組組主任時,「做了兩件事,第一就是建立『考古節』。史語所的所慶經過考證是十月二十二日,而三組﹝即考古組﹞進行殷墟發掘的時間十月十三日,比研究所成立還早九天,我們就想作紀念日,就規定十月十三日是考古節,當日還舉行紀念會。」我想石先生建立「考古節」的目的除了是紀念殷墟開工的日子,也是為了紀念董作賓先生。 石璋如先生的記憶力驚人,在《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中留下很多關於殷墟發掘時的人事時地物,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石先生對「人」的關注。他還利用公餘時間,為當年參與殷墟發掘的員工留下傳記,寫下《殷虛發掘員工傳》一稿。這些員工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考古學家,但更多的是為殷墟發掘默默付出的工人,因為有這些人的付出,殷墟的成果才更顯珍貴。誠如前引滕固的話:「一般工人與科學工作人員打成一片,埋頭工作,愉快邁往之精神,洋溢於發掘場上;蓋美滿之成績率由堅苦與愉快相互緊絞而獲得者也。」 石璋如先生的一生,就是殷墟發掘歷史的縮影。他在河南大學一年級時即聽過董作賓先生關於安陽發掘甲骨文的演講,三年級和其同窗好友劉燿(1906-1983,其後改名尹達)一起參加殷墟發掘團(圖六)。中央研究院王汎森副院長曾用「一生唯一念」來形容石璋如先生,即其一生都奉獻給殷墟的發掘、研究和整理工作。這位曾是中華民國最老的公務人員,也可能是世界上最老的公務員,享年104歲。記得史語所舉辦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紀念會時,石夫人曾打趣的說:「他以前的事情都記得的很清楚,最近的事情都很快的忘了。」所以,即使石先生到了上百歲的年紀,還是會到辦公室整理殷墟出土的文物,因為對於這些文物的記憶他不曾磨滅。 | 圖六:一九三六年,石璋如與劉燿於南京史語所閱報室。(圖片連結點此) | 情比手足深──考古十兄弟 殷墟的發掘雖然是由李濟主持,但在現場負責發掘工作的除了董作賓、梁思永外,還有一群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大約都在二十來歲。這群正值青春年少的年輕人,發掘期間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在一起、休息在一起,自然地培養出深厚的兄弟情誼。所以他們就依年齡及加入考古工作的順序,自行排行,「李景聃先生由於比較年長,就成為老大哥,我們自行排行:阿胖老大,我排老二,李光宇排老三,劉燿排老四,平常彼此就在田野裡頭No.1、No.2、No.3、No.4的喊。」這群考古兄弟計有十位,依序為:李景聃(1900-1946)、石璋如(圖七)、李光宇(1905-1991)、劉燿、尹煥章(1909-1969)、祁延霈(1910-1939)、胡厚宣(1911-1995)、王湘(圖八)、高去尋、潘愨(1907-1969)。他們除了在日常田野工作用老大、老二、老三的稱呼外,在史語所所藏此時期的書信往返,也常可看到用這種代稱,足顯十兄弟情感之深厚。(圖九、十) | | 圖七:一九三六年,殷墟第十四次發掘, 石璋如測量地形。 | 圖八:一九三六年,殷墟第十四次發掘,王湘測量地形。王湘是最早加入殷墟發掘工作的。 (圖片連結點此) | | | 圖九:一九三六年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發掘團成員在安陽冠帶巷發掘團址前合影。 左起:潘愨、尹煥章、李景聃、郭寶鈞、高去尋、石璋如。(圖片連結點此) | | | 圖十:一九三五年春,殷墟第十一次發掘,休息日的合影。 左起:尹煥章、夏鼐、石璋如、李光宇、王湘。 十兄弟私下調皮的一面,扮演起商代的軍隊,頭戴頭盔,手持大刀。 | 直到了一九三七年,因對日抗戰,十兄弟不得不各奔東西,臨別前在長沙的「清溪閣」舉行餞別宴,除了十兄弟,還有李濟、董作賓、梁思永,以及幾位技工。「後來同仁的回憶常常提到餞別宴,當時大家志氣都很激昂,都先喝酒,……。幾人先說『中華民國萬歲』,這是第一杯酒,大家都喝,第二杯喊『中央研究院萬歲』,第三杯喊『史語所萬歲』,第四杯是『考古組萬歲』,第五杯是『殷墟發掘團萬歲』……,第十一杯是『十兄弟健康』。」結果還沒上菜,就有幾個人倒在餐館上不省人事了。 當然,參與殷墟考古的人不只上述的十兄弟。比較少為人知的還有剛從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的李春昱(1904-1988,圖一一),後來擔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還有同是北大地質系畢業,其後因發現北京人而享大名,成為古人類學家的裴文中(1904-1982,圖一);此外還有首位參與考古工作的女性,周英學女士等等。(圖一二) | 圖一一:一九二八年秋,殷墟第一次發掘,李春昱測量繪圖。(圖片連結點此) | | | 圖一二:一九三一年春,殷墟第四次發掘,全體工作人員。中間站立的女性即為周英學。 | 憑君傳語報平安 一九四九年後,雖然兩岸分隔而治,但人的情感是不可能一刀兩斷的。李濟、董作賓、石璋如、李光宇、高去尋、潘愨等人,隨史語所的文物遷臺,第一代的考古學家就此分隔兩地,之後只能透過第三者互通訊息。從《傳薪有斯人──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與張光直通信集》可知,兩岸負責傳薪、傳訊息的人就是夏鼐(圖十)和張光直。 夏鼐於一九三四年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美的榜首,清華大學指定傅斯年、李濟為夏鼐出國留學前的指導老師,留學前的考古實習就是在殷墟。他第一次的考古初體驗是和石璋如一起發掘商代的車馬坑,石先生說:「夏鼐先生雖然是首度參與,但是他很會畫圖,由於車零件疊壓得厲害,一天只能作一部分,他就把各天進度以分層、分色的方式標示以資區別。」近年王世民先生整理出版了《夏鼐日記》十冊,我們在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五日看到夏鼐在日記上寫下:「今天開始工作。晨6時半起身,7時餘早餐畢,即赴田野。先召集工人,舊工人已100餘人,但本季工作頗大,須人夫300左右,故須增添100餘人,而來求工作者幾及千人,只能加以挑選。」我們很幸運地從史語所殷墟的老照片中找到夏鼐日記中記載的情形(圖一三),隔天他還在日記說自己:「初次從事,連最普通的軟黃土與邊壁黃土的分界,也有待于別人的指示才知道。」從這兩天的日記可知此時是殷墟發掘最盛大的時期,每日的民工須用300人,而他卻連考古學最基本的土層變識都沒還有俱備。這對初來乍到的夏鼐來說真是一場震撼教育,但他天資聰穎,留學回國後回到史語所,在史語所的時間長達十四年。一九四九年後留在大陸,負責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 | 圖一三: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五日,殷墟第十一次發掘,報名的工人坐地候選。 這是夏鼐到殷墟的第一天,也是其日記所記載的情形。(圖片連結點此) | 落花時節又逢君 張光直是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第一屆的畢業生,是李濟最器重的學生。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先後在耶魯及哈佛大學任教。一九九四年回臺灣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史語所舉行「潛德幽光──高去尋院士百歲冥誕紀念會」,集聚了高先生的家屬、老友及學生,共同追憶高先生(圖一四)。高先生的高徒杜正勝先生特別提到一段不為人知,令人感動的事情:一九八二年張光直和吉德偉(David N. Keightley)教授在夏威夷檀香山召開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hang Civilization商文明國際會議。張光直籌備此次會議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讓分隔兩地第一代安陽殷墟發掘同仁有見面的機會。大陸有尹達(即劉燿)、夏鼐、胡厚宣、張政烺諸先生;史語所有石璋如和高去尋先生。選擇在檀香山,還不是在美國本土是避免這些與會的老人家長途跋涉。可惜的是當時尹達因病無法前往,尹達是石璋如的同窗好友,所以石先生也沒有成行。「分隔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初次相逢似乎有聊不完的事情,說不盡的故事,有的我聽得懂,有的聽不懂。」 | 圖一四: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潛德幽光──高去尋院士百歲冥誕紀念會」,楊永寶攝。 | 無獨有偶,王世民先生收到陳昭容女士寄贈的《潛德幽光──高去尋院士百歲冥誕紀念集》一書後,立即傳來當年高去尋和夏鼐、張政烺、張光直先生在會議期間的合影。(圖一五)我們也從夏鼐日記中找到關於這次會議的記載:「(1982.8.30)上午赴美參加商文化討論會代表團11人,在所中會議室集中,由我主持。……。下午偕胡厚宣同志至尹達同志處,拍了幾張照片。三十年代初期參加殷墟發掘留在大陸工作的僅有的四人之三(另有王湘同志,在國家科委專家局)。在台灣亦三人(石璋如、高去尋、李光宇),此次可能遇到老高,擬以此為贈,作為紀念也。又與胡厚宣同志及張政烺同志偕往訪楊希枚同志。他托我捎信給老高。前天李光謨同志也捎來幾本書,托帶給老高與李方桂先生。」這裡的老高是指高去尋,高先生和夏鼐、張政烺(1912-2005)很要好,夏鼐在參加會議前,特別找了當年十兄弟的劉燿、胡厚宣等人拍照,擬見面時相贈。 | 圖一五:左起:張政烺、高去尋、張光直、夏鼐。 引自《東亞考古學的省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 由此可知,透過張光直和夏鼐,除了讓當年分隔兩岸的考古學家有一聯繫的管道,更促成了見面的機會。在《傳薪有斯人》中還有:石先生、高先生透過張光直向夏鼐打聽在大陸家屬的情形,以及夏鼐第一時間傳達尹達去逝的消息等等。 曾有人用了個有趣的比喻說:這些第一代的考古學家身上流的應該是考古的血。石先生就說:「我們從基隆下船,一早來到台大安頓行囊之後,休息到第二天史語所三組﹝即考古組﹞的同仁就在李濟先生的帶領下,步行到圓山作遺址調查去了。」圓山遺址是日本人發現、也作過發掘,這等於是史語所考古組在臺灣的第一次考古調查,之後他們還在南投埔里瑞岩、大馬璘、唭里岸、江頭等遺址作調查。石璋如、高去尋先生還參與大馬璘遺址等地的發掘。(圖一六) | 圖一六:一九四九年,發掘臺灣大馬璘遺址。 後排左起:劉斌雄、潘愨、宋文薰、陳奇祿、何廷瑞、高去尋、石璋如。(圖片連結點此) | 一九四九年李濟創設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時,其考古學的主要師資就是李濟、董作賓、高去尋和石璋如。高去尋先生可說是「發展臺灣考古學的推手」(臧振華先生語),石璋如先生則是「三位來台的安陽考古學家中,唯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時參與台灣考古學研究工作的學者。」(劉益昌先生語)雖然後來,高、石兩先生將重心放在安陽殷墟出土文物的研究整理工作上,但對於臺灣考古的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說殷墟第一代的考古學家,對於臺灣的考古亦有決定性的影響。 憶人全在不言中──結語 殷墟發掘距今已經八十六年了,第一代的考古人也都作了古人。撫古思今,每當看到他們辛勤所得的成果,都深感敬佩。史語所於二○一二年出版了《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翻閱這些當年發掘現場的黑白照片,讓我們更能體會其辛勞。今天我們紀念「考古節」時,也應思索如何將這第一代考古的故事繼續說下去。 殷墟遺物這裡看: 網路資源: | | 2. 世紀考古大發現:介紹史語所殷墟發掘在考古學與歷史學上的意義與考古成果。 | | 3. 商代車馬大觀:針對史語所發掘出土的商代馬車與車馬器作相關文化介紹。 | | 4. 安陽殷墟考古:中共建政後亦數度進行殷墟考古工作,並建立官網。 | 參考書目: 1. 董作賓,《洛陽石經殷虛甲骨調查報告暨發掘計劃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1928)。 | | 2. 石璋如,《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年表》 (楊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2)。 | | 3. 石璋如,〈董作賓先生與殷虛發掘〉, 《大陸雜誌》29卷1011期(1964):331-335。 | | 4. 陳仲玉,〈「考古節」〉,《中央日報‧副刊》1979.10.17。 | | 5. 薛永年,〈滕固與近代美術史學〉,《美術研究》2001.1:4-8。 | | 6. 石璋如口述,陳存恭、陳仲玉、任育德訪問,《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2002)。 | | 7. 滕固著,沈寧編,《挹芬室文存》(瀋陽:遼寧出版社,2003)。 | | 8. 曹銘宗、魏忻忻,〈台灣考古人瑞 石璋如104歲病逝〉,《聯合報》2004.3.19。 | | 9. 劉益昌,〈石璋如先生與台灣考古學〉,《古今論衡》12(2005.3):97-106。 | | 10.李卉、陳星燦編,《傳薪有斯人──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與張光直通信集》(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 | | | 12.臧振華,〈發展臺灣考古學的推手〉,收入《潛德幽光──高去尋院士百歲冥誕紀念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9) | | 13.陳光祖、丁瑞茂編,《潛德幽光──高去尋院士百歲冥誕紀念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2009) | | 14.董作賓,《平廬影譜 平廬印存》,(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 | 15.夏鼐,《夏鼐日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 | 16.陳洪波,《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社,2011)。 | | 17.王世民,〈夏鼐與史語所——《夏鼐日記》有關記載述評〉, 《古今論衡》23(2011.12):19-40。 | | 18.廖淑媚,〈再見考古第兄──由《史語所檔案》「考」字檔說起〉, 《古今論衡》24(2013.6),p.130-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