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有一本地圖集,畫著整個地球、每個洲、最遙遠的國土疆界、船隻的航線、海岸、最著名的都城和最富饒的港口。他在馬可波羅面前翻閱著,想考驗他的知識。-伊塔羅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經過百年以後,想像當年製圖師的旅程。他們接到命令或委託,前往探勘、測繪。帶著紙、筆與工具,走出京城,跋山涉水。那時對於地圖繪製還未建立一套明確的理論、規範與標準;從線條與文字上可以看見個人獨特的思維與觀點,山的形貌、水的線條,房子的畫法,有的圖像上,在山與城之間,兩軍交鋒,斑駁的畫跡與筆墨,述說著一段古遠的歷史。 這些典藏圖像,歷經歲月洗禮與時代轉折,走入當代。泛黃的圖像成為研究的檔案與史料。一張地圖,一段歷史,訴說著關於探索、征服、統治、奇遇……等種種經歷,史家從中看到不同時代的人們如何透過空間紀錄、描繪他們所知的世界。進行研究、分析,與過去對話。 上圖:美國國會圖書館 地圖部書庫 2013年11月,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美國國會圖書館合作出版《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這批地圖橫跨數百年中國的歷史,典藏於境外,在美國當地不一定有足夠的專家可以進行闡述。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林天人研究員於2013年,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支持下前往鑑定這批中國古地圖,美國國會圖書館地圖部典藏組張敏組長2014年2月在講座上,特別向大眾提出合作背後的重要意義,並期許日後雙方合作精神的維繫與推廣。
上圖:2014年2月9日 攝於台北國際書展 :《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珍奇對談 「美國國會圖書館號稱有六百萬張地圖。過去,五百多張中國古地圖一直鎖在檔案櫃中,我2013年深入庫房進行研究,在五、六百張中挑了一百多張,符合計畫所需,排除國立故宮博物院已有、已集結成冊的地圖,單獨挑出一百多張,進行詳細的解說。」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林天人研究員談起這次圖錄出版的源起,特別強調這項工作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意義。 中文地圖的研究與分析,過去時常被學界所忽略。有別於文字,地圖往往被認為不夠精確,而忽略了其中所隱含的意義。2004年中國北京大學曾出版李孝聰教授所編著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古地圖敘錄》,首開其端讓人們看到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古地圖的典藏,而《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在相隔近十年後出版,首次附上圖像。「這次出版的圖錄上,大篇幅的圖版,讓讀者能夠閱讀到地圖上的文字,對研究來說相當便利。對地圖圖錄的出版是一更好的發展。由國會圖書館與臺灣出版,相當具有意義。」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宗仁老師在訪談中,分享他對地圖圖像研究的觀察與想法,並提到《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在學術上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應該要問地圖可以提供我們什麼不同的視野。對歷史學研究來說,地圖是一種很重要的史料來源,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人如何透過空間紀錄他們的世界、描繪他們所知的世界,這是文字所無法表達的。」 陳宗仁老師接著解釋,在製圖師尚未使用現代測繪的技術之前,不論東、西方的地圖都不太精準、可以看見一些傳聞。但是,這些歧異反應的是各家畫法的特色。比如說臺灣,有些地圖畫成三個島、兩個島。對現代人來說是不準確的,但從地圖研究的角度來看,這種不準確恰好反映了當時他們知識的來源。 不準確的線條很重要,透露出製圖師根據哪一家的地圖作為基礎,這是很重要的線索。就像陳宗仁老師在台北國際書展《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珍奇對談中,從1683年至1875年間的四張地圖進行比較、分析,了解大清帝國認知臺灣的角度與特點。 1683年的臺灣地理圖特別清楚呈現臺南古都,圖面上,赤崁樓佔了很大的部分,嘉義以北被壓縮得很厲害;換句話說,清朝佔領臺灣是從臺南開始。而1690年的地圖,可以看到當時所謂的臺灣府,沒有城牆,與原住民混居。圖上,描繪了官方的衙門,用圍牆圍住,用臺灣特有植物一刺竹,作為防禦的措施。同時,製圖師也在地圖上呈現了許多當時社會的人文細節。上面有官差、耕田的水牛、和原住民,由此看來,清朝統治的十年間,漢人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而嘉義以北在當時仍是原住民的世界。 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沈葆楨到臺灣處理海防與外交事務,隔年從北京傳來皇帝的諭旨,要他繪製臺灣各縣社地圖和原住民族圖以呈御覽。沈葆楨奉旨交出36張臺灣原住民的風俗圖。介紹了原住民如何和漢人交易、交易的商品與項目有哪些。同時期也產出一張地圖,由福建船政學堂學生根據現代繪圖技術所繪製,上面有經緯線,這幾張地圖,讓我們知道當時清朝政府統治臺灣的程度。 此外,這張地圖的中央山脈部分,製圖師留下了空白。這是由於船政學堂學生並未前往進行實際的測繪,測繪者誠實地表達出其所知道與不知道的狀況。這也呈現清朝政府所能掌控的區域範圍。 要讀懂地圖,需要適當的訓練與學習。在大家習以為常的圖像中,隱藏了許多值得探索與挖掘的議題。陳宗仁老師藉著提問,觀察地圖上的細節,一步、一步思考,透過地圖與歷史對話。未來,他更期許地圖的數位化典藏與資料庫的建立,能夠提供進一步研究、分析地圖的工具,讓學者於線上查詢、瀏覽,很快地找到相同類型的地圖,進行比對,分享與交流對圖像的詮釋和描述。像是在《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中,林天人研究員悉心的為每一幅地圖加註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相關地圖,提供進行相對應研究的途徑。未來,也預計將本書中的圖像、檔案與資料收錄於線上資料庫中,讓大眾得以親近、使用。 在許多故事中,精彩、刺激的情節皆從一張地圖展開。我們一邊閱讀,一邊忍不住翻回第一頁,想要看見主角所處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在《看不見的城市》一書中,寫到第九章,裡面馬可波羅與忽必略大汗的對話描述了地圖上,看的到與看不到的部分: 大汗把地圖合起來,對馬可說:「我相信你看地圖比親自經歷更能認識城市。」 馬可回答:「旅行時,你會發覺城市是沒有差異的。每個城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個城,它們互相調換形狀、秩序和距離,不定形的風塵侵入大陸,你的地圖卻保存了它們的不同點:不同性質的組合,就像名字的筆畫。」
《皇輿搜覽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中,收錄了157種地圖,領著我們走回數百年以前,看見當時的河運、水利、山陵、社會、經濟……等。仔細觀看其中的地圖,一邊提問,一邊抽絲剝繭,地圖上的線條、文字穿越了真實與想像,記錄了歷史,也引領著我們回到過去,看見故事的開展。
延伸閱讀: 數位方輿 | http://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