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口上滾了一圈青藍邊,裡面描繪著花彩。臺灣早期的碗盤,像是天藍色的海,包裹青綠色的島嶼,在這塊土地上,長出一朵濃艷、鮮麗的花蕊。 2016年暑夏,行經一片農田,油綠的稻穗在兩旁,建築物遠遠地在天一方。經過雷公埤,確定了方向沒錯,再往前便看到了臺灣碗盤博物館的指標。 彎進廠房,可以看到招牌高掛。裡面陳列了上千數百個碗盤,從中國明清,到臺灣晚近。一面魚蝦碟盤高掛,一邊展示櫃裡陳列著愛國碗,碗盤喋喋不休地訴說過往年華。 採訪館長簡楊同,他提及自己對民藝的熱衷與喜好,希望藉由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碗盤,傳遞農家傳統價值,提升在地生活美學。他說:「像宜蘭,許多小吃很有名,東西也好吃,但餐具如果能夠適當地選擇,不一定要很高級,但應具有地方特色,讓美食更相得益彰。」 他收藏了大大小小共兩萬多件的碗盤與食器,大略整理與分類後,精選藏品展示,在館內,碗盤成為了敘事的載體,有標語、有故事、有象徵、有意義、有紀念,還兼具往昔的美感。 吃飯不要忘記愛國,這是日本二次大戰期間產自歧阜的小碗。戰爭時期,日本全國上下一心,一切以國家為重,連吃飯也不例外。
碗盤博物館中展示著一整面的魚蝦碟盤。臺灣為海島,在碗盤上繪製鮮紅的魚蝦,除了代表著人們對海鮮的喜愛與美食的想望之外,也有著以蝦子等甲殼類動物暗喻「科甲」之意。 二樓的展示櫃裡有館長收藏的賀壽紀念碗盤,此為父母親等長輩生日時,子女宴饗親友,收到紅包便以紀念碗盤回禮,上面會寫上時間、人名、賀詞以作為紀念。 在簡楊同的收藏中也不乏名人的紀念碗盤,如蔣家、白崇禧……等名人相關的碗碟。這種紀念碗盤的製作與贈送,在過去的臺灣社會曾經風行過一段歲月。 過去的碗盤破掉後,捨不得直接丟棄,會請工匠用補丁的技術將破掉的碗盤重新縫合在一起繼續使用。這項技藝在臺灣也慢慢快要失傳了。 以這個碗為例,簡楊同說明臺灣碗盤的特色為高溫釉下多彩。 過去,在技術尚未成熟以前,要在同一件陶瓷上呈現多種顏色,如藍色要使用氧化鈷,紅、綠、褐等不同顏色所需要的化工材料如氧化鋅、氧化銅、氧化鐵……等等,因不同顏色的色料所需高溫燒製的時間不盡相同,因此,要在一件陶器的釉下彩同時呈現藍色與紅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青花釉裡紅,幾乎是以珍品現世)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化工技術成熟,加上瓦斯、電力等新能源、技術引入陶瓷的製程中,工匠對窯燒的控制更加精確,於是開始產製了許多高溫釉下多彩的碗盤。 紅、綠、棕、藍等多種顏色在釉下描繪圖樣,是大約從民國40年開始,直至52年大同公司成立,53年開始生產,在這15年的日子中,臺灣產製了大量的高溫釉下多彩陶碗、陶盤,這是鶯歌陶的特色。而技術的革新也同樣運用在裝飾陶瓷上,如套圈圈的玩偶、花瓶……等等,在這段期間有許多運用高溫釉下多彩技術的陶器作品。 民國38年後,兩岸陷入冷戰,中國的碗盤幾乎沒有引進臺灣,臺灣的碗盤便以過去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技術和風格為主。在臺灣民間,尚留藏了許多描繪富士山、神社、鶴的碗盤。 在收藏與研究陶瓷的過程中,簡楊同一再地挖掘臺灣碗盤的相關人物與故事。訪談中,他向我們提到日本藝師帶山與兵衛對臺灣陶器發展的影響。 帯山与兵衛 Taizan Yohei IX (1856-1922)是京都陶瓷-栗田燒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經在明治天皇的指派下參加芝加哥、英國的萬國博覽會,獲頒銀獎等殊榮,而在歐美享譽盛名。在網路上查找,網路拍賣上也曾刊載了幾件他簽名落款的作品,他以釉上描金的方式,燒製富麗雅致的陶瓷作品,極富裝飾性,被稱作京都薩摩。註1 但較少為人所知的是,帯山與兵衛曾於1896年間來到臺灣,在北投一帶授藝,而影響了北投陶的呈現風格。以簡楊同館長所收藏的帶山作品和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的彩繪陶杯比較,便能看出帶山與兵衛對北投陶的影響。 簡楊同一邊收藏、一邊挖掘碗盤的故事與大家分享。臺灣的碗盤,與地方風土相呼應,加上移民社會的特殊歷史與文化,可以好好講上幾堂課。但每日吃飯的傢伙,卻在小吃、菜餚間,相映失色,而有太多的故事躲在背後,等著被訴說與發現。 延伸連結: 【真情映台灣】20150930 - 簡楊同 採訪 臺灣碗盤博物館 @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