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涼意 | 以冰、消暑作為關鍵詞,在聯合目錄中揀選帶著涼意的典藏 一萬八千年前的長毛象-尤卡基爾 在凍土層中,保留了身軀,成為化石, 對一萬八千年後的人們,傳遞冰原的景象。 冰凍凝結的化石 畫中,矮桌上放置盛有冰塊、仙桃、執壺、瓶之果盤,表現出炎夏悠閒消暑之趣。 蓮花設色明麗,或含苞或花開蓮現,極有玉潔冰潤,超然物外的韻味。 宋人宮沼納涼圖 軸 沒有冷氣、電風扇,古人如何消暑解熱,這蓮盤為我們解答: 清冊原記名:「口面一尺三寸五分暗花豆綠冰盤」,可夏日盛冰去暑。 明 龍泉窯 青瓷劃花一把蓮盤  水中的庭閣裡,靜靜地讀著書,午後吹來一陣風,喝杯茶,涼也不涼。 清馮寧畫撫序延清 冊 品茗消暑 
把青蓮握在手上,搧啊搧,起風的時候彷彿聞到淡雅的蓮香。 名人畫扇(下) 冊 清王武青蓮圖 
圖說摘要:畫中河邊柳岸,一亭一舟,中各一人。或憑榻而坐,或橫笛濯足。一書僮挾琴而至,樹梢柔枝輕搖,水面波紋如動,令人有涼生心底之感。 明周臣水亭清興圖 軸 清夏圖 | 或者有湖、或者有樹、或者有荷。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華岡博物館典藏了幾幅清夏圖,從畫中傳來陣陣清涼。 氣勢萬千的山水之間,尋得片刻沁涼。 湖山清夏 圖說摘要:沿溪兩岸,松林掩映,枝葉條暢,水閣亭榭間,文人雅士悠閒的倚坐休憩,或駐足交談。遠山蒼潤,苔點茂密,山際白雲縈迴繚繞,烘托出一幅清朗怡人的夏日山景。
元盛懋溪山清夏圖 軸
 暮靄在林間飄著,看著這張圖,感受到夏日清晨漫步在林間時,圍繞在身旁的清新空氣。 清王翬圖繪 冊 倣趙令穰江鄉清夏圖
 翠綠的山巒當作背景,點點荷葉,乘著小舟在塘中感受清風流動。 清袁瑛山水(四) 冊 荷塘銷夏  水亭外,一片綠荷,正反的葉襯著晚風吹過。 藝苑臚珍 冊 宋錢選荷亭消夏 瓜 | 冰鎮的瓜,香甜的汁液在口中流淌,要消暑怎麼可以沒有瓜。
 青玉帶黃赭斑,雕作大小瓜及枝葉,瓜上停著一隻小黃蜂,清新可愛。 清 青玉瓜形山子 大刀落下,小瓜片片,小孩香甜地吃著西瓜。
大刀切小瓜
 藍色的盤子裡,裝著紅綠相間,夏日的想望。 夏の果物﹙夏季水果﹚
 小孩嚙咬著西瓜,開心地手舞足蹈。 吃西瓜(EATING WATERMELON) 納涼 | 熱辣的陽光照著大地,樹蔭下,有風吹過,便是天堂。 圖說摘要:安平古堡茂密的榕樹下坐了一排穿台灣傳統衣服,白衣黑長褲的老人在乘涼。
樹下乘涼
 圖說摘要:老人帶著小牛在樹蔭下乘涼,老人拿著菸,一副自在的樣子。 一樹の蔭﹙樹蔭﹚ 圖說摘要:描繪綠樹蔭下,母親平和地在一旁看著孩子玩耍,人物姿態與服飾皆表現細膩。
綠陰﹙綠蔭﹚  圖說摘要:夜幕低垂時,一家人扶老攜幼在公園草地上乘涼。 1971 納涼
炎炎夏日的快意生活,這些東西不可或缺 |艷夏,飲一杯青草茶,抵擋洶湧的暑氣與熱意。  圖說:鴨子在草蓆上休息,十分愜意。 鴨與草蓆

圖說摘要:《楚詞‧九歌‧湘君》︰ 「 白玉兮為鎮」,東漢王逸注日: 「 以白玉鎮坐席也。」按,桌椅尚未普遍使用之前,人們只能坐地於席上,席的四角需有壓鎮之物,以免吹移掀起。 漢 銅鎏金虎形書鎮 
豆花、愛玉、青草茶,用這些冰品甜食,抵擋炎炎夏暑。 青草茶 小巷中一位婦人正在使用手搖式的剉冰機,販賣冰品。 模特兒在電風扇前,一臉沉醉的模樣。
大同電扇廣告拍攝(五)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