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心靈,但願它能到達心靈(Von Herzen - möge es wieder zu Herzen gehen.)」 ──貝多芬寫於《莊嚴彌撒》總譜扉頁 音樂除了聆聽,還有其他方式去認識與體驗。本文以維也納音樂博物館(Haus der Musik/House of Music)與《The Orchestra》APP為例,介紹音樂在實體與數位兩種迥異媒介下,發揮各自特色的展示手法;從設計理念到呈現方式均富創意,表現出音樂甚至藝術展示的新思惟與不同可能性。 一、萬籟皆音樂 圖一、指揮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圖片來源:Hausder Musik) | 本段摘要:音樂博物館充份展現以「人」為本的思惟,強調人在音樂中扮演的角色,而非透過音樂形塑人/專家的價值。同時表達「聲音-音樂」以及「素人-專家」間不是鴻溝,任何人都具備這些能力。 | 想指揮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嗎(圖一)?想聆聽用你名字編成的曲子嗎?這些都能在音樂博物館中親身體驗。 這間位於音樂之都的博物館,展覽內容主要分成兩部份,一是介紹維也納樂人樂事,呈現它在音樂史上地位,二讓觀眾不只是聆聽,還體驗各式各樣的聲音與音樂。透過豐富的多媒體互動設計,觀眾彷彿置身於一座音樂樂園,而非博物館。
展示空間共四層,一樓以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Vienna PhilharmonicOrchestra)為主題,介紹樂團歷史並陳列相關文物,同時播放樂團年度盛會「維也納皇宮夏日音樂會」(Schönbrunn SummerNight Concert)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Viennese New Year'sConcert)的演出片段。「聲音」是未經排列的音樂,二樓開始以循次漸進方式,帶領觀眾從聲的世界走入音樂殿堂。二樓圍繞著「發聲與聲音」,觀眾透過耳機與螢幕瞭解各種聲音的發聲原理,以及彈奏、敲擊四種不同發聲原理的巨形樂形樂器(註1)感受相異的聲音,並藉由互動裝置體驗人體這個天然「樂器」的各種可能與極限。回歸聽覺,在模擬的子宮環境中,呈現胎兒最初的聽覺經驗,彷彿你我也重返生命的起點;此外也能聆聽自然與人為的各式聲音/噪音,並自由混音成獨一無二的CD付費帶走。
三樓進入「音樂殿堂」,以維也納知名的音樂家為主體,包括貝多芬、莫札特、海頓、舒伯特、史特勞斯等名家及第二維也納樂派成員。透過展示個別音樂家的生命歷程與創作經歷,讓觀眾明白音樂對他們的意義,例如在貝多芬展廰,觀眾透過五個聽筒體驗貝多芬耳聾的歷程,聽筒旁的解說牌還註明在此階段創作了哪些作品,以及以一張地圖呈現他為了創作經常與房東吵架而不停搬家的情況。如同馬勒展廰中展示的一段話:「我(馬勒)一直夢想能留給後代一些『完整』、『完成』的作品,但我能留下的,只是一些片斷、不完整、未完成的東西,這大概就是人的極限吧。」三樓音樂家展廰呈現的不是大師的光環或權威性,而是讓觀眾從他們對創作的執著,瞭解那些作品的可貴與作曲家的可敬之處。
圖二、貝多芬展廳中以聽筒呈現五個失聰歷程 | 音樂除了聆聽,還與視覺享受息息相關;從音樂手演奏、歌唱到指揮家指揮,都是一連串的肢體動作,觀眾不只聆聽,同時也欣賞演出者與音樂間相輔相成的律動關係,但這些是都被動的行為,聽眾接受到的是經過他們詮釋後的產物。博物館四樓展廰藉由各種互動裝置,鼓勵參觀者透過肢體語言與這些裝置進行音樂對話,例如即興哼唱幾句,裝置會以反映你聲音感情的方式與你合唱;觀眾不同的肢體動作與力道,會使裝置或銀幕產生不同的聲音、亮光與影像──也可以集體創作;另有專為兒童設計的互動體驗等等。這些再再表達了肢體、音樂與影像的交互影響,如同舞台上的指揮家或音樂家,透過肢體動作將音樂及內在情感傳達到觀眾心中。在這裡觀眾不只是聽眾與接收者,更是音樂的創造者與詮釋者;任何形式的肢體動作都無分對錯,差別只在於舞台上產生的說服力有所不同。 音樂博物館試圖消弭「專家-素人」的隔閡,表達人人皆有能力創作,而非作曲家的特權,因而有「骰子華爾茲」這種透過擲骰子產生不同音樂組合的電腦遊戲,以及讓觀眾自由將各式聲音、噪音混成獨特的CD等等,使任何背景的人都能盡興享受音樂。它的目的不只是教育觀眾音樂知識,更著重如何引發觀眾對聲音與音樂的興趣;唯有興趣,才能產生求知慾。
圖三、「華爾茲骰子」:不同的投擲結果會組成不同的音樂 (圖片來源:Haus der Musik) | 博物館從音樂的前身「聲音」到聲音進化而成「音樂」,強調的是「人」在當中扮演的角色:人如何「聽到」以及如何「產生、創造」聲音/音樂;即便介紹所謂的音樂大師,也是透過其人格特質襯托出他們的音樂成就。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讓觀眾對展示內容產生與自身息息相關的親近感,進而流連其中。音樂,從來不是深奧的知識,而是發自每個人心中的聲音。
二、天籟.On line
圖四、《The Orchestra》封面(圖片來源: iTunes) | 本段摘要:《The Orchestra》APP內容幾乎囊括所有與「管弦樂團」相關的層面,讓使用者對其有完整認識。並將不同層面的資訊以圖像與聲音交互搭配,充份運用視覺與聽覺的同步呈現性。 | 不用飛到維也納,透過網路就能隨時體驗音樂的樂趣。《The Orchestra》是Touch Press公司製作的一款付費APP,由倫敦愛樂管絃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首席指揮Esa-Pekka Salonen率領該團成員,為使用者演繹、介紹八部作品,作曲家從18世紀橫跨至當代,包括海頓、貝多芬、白遼士、德布希、馬勒、史特拉汶斯基、盧托斯瓦夫斯基(Lutosławski)與該團指揮Esa-Pekka Salonen。 這款APP充份運用視覺與聽覺同步呈現的特性,將不同層面的資訊以圖像與聲音展現,同時進行多功能閱聽並不會感到混亂,反而帶來豐富的感受。內容主要分成三類:聆聽樂曲與欣賞演奏畫面、管絃樂團的介紹、樂評賞析與樂團成員感想分享。從樂譜、樂器、樂團指揮與演奏家、聲部到演奏內容,甚至更進一步的講評,幾乎全面囊括所有與「管絃樂團」相關的層面,讓使用者得以依興趣各取所需並有完整的認識。 透過演奏畫面欣賞演奏家的表情與肢體動作,瞭解當下他們對音樂的感受,間接助於觀眾理解音樂隱含的情緒。除了管絃樂團發展史與倫敦愛樂樂團介紹,在每種樂器介紹裡,演奏家現身說法講解該種樂器,使用者還能自行彈奏螢幕上的鋼琴鍵盤,聆聽該樂器的聲音與音域範圍,同時欣賞兩小段演出畫面。透過互動引起使用者的好奇心,使其自發地接觸進而產生興趣。與指揮家解說作品不同,演奏家是以討論方式分享感想,畫面一角同步註明發言者的姓名與負責樂器,並輔以樂器圖示讓人一目瞭然。APP另有不少細膩的功能,例如閱讀樂譜時能隨時點選前方樂器圖示,連結回相關介紹;聆聽樂曲與欣賞演奏畫面時,可以聽/看(字幕)指揮家或演奏家對樂曲的同步詮釋或感想;並有同步標示演奏聲部與顯示分部樂譜的設計(圖五),考量並非所有使用者均看懂五線譜,樂譜還以另一種用線條、圓點表達相對音高與拍子長短的形式呈現。
圖五、《The Orchestra》畫面(圖片來源:Touch Press) | 《The Orchestra》收錄的作品不多也不完整,每首只有不超過10鐘的片段,不過「聆聽音樂」本非它最主要的賣點。這款APP最大特色在於知識的豐富與全面性,輔以細膩、使用者友善(user friendly)的設計,能引起使用者興趣進而往下層層探索,「音樂」就這樣以各種形式傳達給使用者。 文末與讀者分享三個免費收聽的線上古典音樂平台。第一個是由美國Isabella Stewart Gardner博物館設立的「The Concert Podcasts」,每兩週發佈一首30~45分鐘的古典音樂並輔以介紹;「Podcasts」與網站上「Music Library」裡的音樂均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的授權方式釋出,讓世界各地愛好者都能享受並分享這些館藏。第二個是來自台灣奇美博物館,網站收錄該館發行的部份CD內容,依樂器或樂曲形式分類,聽眾可將不同類目裡的曲目加入播放清單聆聽,可惜的是網站上只有作曲家與曲目名稱,沒有演奏者資訊,甚至出自哪張CD也不得而知。第三個是台灣的「Muzik Online」,網站除了最主要的聆聽與下載功能,另有演出資訊、樂界新聞、名家導讀等專欄,甚至還有「每週主打星」與「辦公室提神古典樂」專區,最近更發佈專屬APP,方便手機用戶隨時享受古典音樂。 引用本文(不含圖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呂少玄/音樂與創意共舞──談展示的思惟與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