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載於歷史長河之上 展開《台灣史》APP,溯著時間的長河,回到最初之際,台灣島如維納斯般誕生於浪花之上。海水下降又上升,台灣在島與非島間轉換。長河緩緩流動,流過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與歷史時代,人們來來去去,停留或離開,誰都不是主人、都只是共聚一堂的過客。歷史總是反映敘述者當下的觀點,我們看到的歷史也不如它本身那樣久遠;一如照著一方古鏡,看到的不是鏡子的時代,而是當下的自己。 我們所知的歷史都是經過人為挑選而有幸留下的部份,它的意義也非天生註定,而是不斷經過詮釋,又被接受散佈的結果。例如,228事件是歷史的必然、還是意外事件?法國大革命的正面性,是因為它本如此,還是因為現代法國立於革命成功的基礎上所作的詮釋?事實與詮釋交互編織出歷史樣貌,但兩者又是如此不同;日本於1895-1945年統治台灣是事實,但這段時期是稱「日據」、「日本統治」還是「日本殖民統治」卻是詮釋。可曾想過,我們透過教科書所接觸的歷史,是什麼觀點的歷史? 當火柴不在女孩的手上時…… 《台灣史》APP試圖在教科書的範疇中,提出不一樣的想法,如同埋入火柴、等著讀者發現並點亮火花,而不是為讀者指出火花所在,以免陷入教科書的窠臼。例如史前篇章中,將北部十三行遺址出土的煉鐵爐與鐵渣,與台東舊香蘭遺址出土青銅刀柄模具相提並論,引導讀者思考兩地的冶煉技術各自發展到什麼地步。又如原住民族篇章裡,強調南島語族的文化同質性意義,大於政治思惟凌駕文化意義的分族概念。 滑著手上的APP,順著時間長河而下,來到19世紀清朝統治後期,此時的清朝正值多事之秋,對外戰爭不斷又連連戰敗,台灣受到波及,因而開放港口與外國通商。透過APP,清楚認識到台灣開港通商後的口岸文化與主要經濟物資的發展,然而台灣為什麼會成為列強覬覦的對象、進而被寫入清朝的戰敗合約中的前因,卻留給讀者自行發掘。如同《台灣史》企劃編輯陳逸達所說:「許多制式知識很容易透過網路取得,沒必要放入APP中,APP要呈現的是我們對它的詮釋、想強調的觀念與特定觀點。」 瞎子摸象還是錯摸大象?
定位為「高中歷史教科書的補充」與「具高中歷史程度大眾的休閒讀物」,這支APP企圖呈現的不是台灣史全貌,而是深入描寫不同政權的政治事件,以及基於政治考量在台灣實行的政策,特別是經濟、民生層面與相關的土地、水利政策;即便各統治時期的政策有所不同,但多多少少都影響後來的社會型態與發展,以及族群的遷徙,歷史的延續性隱隱約約呈現在字裡行間。為了以前述的架構述說歷史,19世紀下半葉的牡丹社事件促使沈葆楨開山撫番、以及中法戰爭導致台灣脫離福建省而建省兩兩互為因果的事件,分別被放入外患與內政兩類下介紹。 「歷史」究竟是結束於近代史之前、抑或包含近代史,甚至廣義地宣稱「每個當下都將成為歷史」?定義的不同影響了這支APP該在哪裡畫上句號,不可否認當中摻雜了「撰前代史、不撰當代史」的政治因素,因此APP隨著日本殖民統治結束而終止。每本歷史書籍都該有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能呈現出一致的價值觀,在APP最後一章中,文字間瀰漫一種對日本殖民帶有強烈反應的敘述,這在早先荷蘭殖民篇章中並未見到。若如APP所說,日本鎮壓台灣人反抗的行動是當代台灣人「不能遺忘的慘痛歷史」,那當今原住民又該如何記憶在荷蘭殖民時期遭荷蘭人攻擊、甚至滅社的過往?再如說明日本在台推行的諸多現代化措施,「其根本動機並非為台灣人謀求福祉,而是……為殖民母國提供最大利益。」回想清朝統治時期,為什麼前期會消極治台?後期又為何積極治台還建省?統治方針取決的又是誰的利益?價值觀的一致性,是該在同個政權中追求,還是凌駕於政權存在? 歸航 作為第一支以台灣史為主題的APP,充份運用圖層套疊的特性,透過一地不同時期的變化,讓政治勢力的消長(西班牙至鄭氏時期的雞籠港圖)、土地開發的進展(清朝統治時期的全島開發圖)與城市聚落的變遷(日本殖民時期的台北圖)如動畫般呈現在眼前。再如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透過西班牙人繪製的《大員港灣圖》與Albrecht Herport繪製的《鄭荷作戰圖》,述說圖上各族群或政治勢力間的關係與發生的事件,將歷史濃縮在一張地圖上。APP中收入幾段日本時期拍攝的影片,呈現當時台灣的情況與日本人的觀點;美中不足的是,史前時期與原住民篇章裡的音樂與照片資料未如文字般豐富。 《台灣史》APP內頁 從紙本書到電子書,顯而易見的是資料轉換與新增多媒體素材等前端的改變,但不同的載體應是思惟模式的不同而有的產物,或者它將會對既有的思惟模式與表現方式帶來什麼影響與改變?循此脈絡,數位出版到底還有哪些可能性? 闔上APP,結束這段充滿各種可能性的航程。正因充滿各種可能性,所以這段航程能從遠古流至今朝並持續下去,等你,再度啟航。 *長河上的小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