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不是對灰燼的膜拜,而是薪火的相傳。」──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 技藝成記憶 一日午後,我們拜訪了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的林明德董事長,請他談談這個由許常惠創辦、即將邁入第37個年頭的基金會,是如何保存與承傳台灣民俗文化。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林明德董事長 七0年代台灣經濟高速發展,正值由農業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之際,對既有的民俗文化並不重視,有鑑於此,許常惠邀集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79年創立基金會,調查、維護台灣民俗文化,並承傳民俗藝人精湛的技藝。基金會調查的內容主要有宗教、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工藝美術與飲食文化五大類別,大部分屬無形文化資產範疇。保存民俗文化,單單記錄與推廣承傳並不足夠,林董事長特別強調提升民俗文化的學術地位與價值,以及與當代國人生活產生連結的重要性。基金會藉著策劃一場場學術研討會與會後論文集的出版、進行各項田野調查與研究、為民俗藝人進行口述歷史,逐步累積學術研究成果,為民俗文化爬梳出脈絡與建立系統,同時也留下文化紀錄。林董事長表示,長期的田調研究使許多技藝精湛的民俗藝人得以被發掘、推薦,進而被政府指定為傳統藝術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這些扎實豐碩的成果也為基金會累積出口碑,使基金會有機會進行更多調查研究工作。然而,「研究得再好,都只是一個文化櫥窗或一種文物保存(的方式),跟我們生活沒連結,那它只是死的。」林董事長補充說。 | | | | 廖再順.台中市樂成宮正殿凰鳳剪黏 圖片來源:《典藏台灣》 | mkoo.乘龍之鳳(南鯤鯓代天府凌霄寶殿) 圖片來源:《數位島嶼》 | 當技藝開始遠離當代生活,變成記憶,長期累積的文化精髓逐漸消失,新的文化現象出現,卻尚未形成、深化為民族文化。除了政府需解決投入學習與承傳無形文化資產的現實問題,向下扎根的教育更是關鍵。林董事長感慨,依賴民間進行民俗文化的承傳,力量極其有限,需要國家文化政策長遠與全面支持才能發揮真正的效益。在台灣,學校與民間文化單位的串連需仰賴校方的自覺,政府未能發揮橋接與推波助瀾的作用;傳統文化也難以真正落實至一般學校教育,提供學生系統化的學習,如基金會連續幾年舉辦的「大家藝起來」系列演講、體驗與參訪活動,以社會教育方式才是台灣較常見的民俗文化教育模式。 記憶變技藝 文化並不是一個物件或一項技藝,它是從特定生活型態發展所形成的歷史脈絡,有形的物件與無形的技藝只是它顯而易見的表徵,例如剪紙源自傳統貼窗花的習俗、台灣布袋戲與宗教活動密切相關,反映的是民族的宗教觀,它們並不是以作為藝術欣賞的目的出現台灣社會,而是從生活中發展而來,是活生生的生活內涵。當我們生活型態改變,宗教觀、社會觀等文化觀也隨之改變,這些無形文化資產依憑的環境日漸消蝕,文化生態與文化行為脫鈎,留下的僅是各種顯而易見的技藝。無形文化與將之孕育而來的生活型態以及文化載體「人」,三者理應環環相扣,然而當某些無形文化資產因生活型態改變,成為需被保護與保存的對象時,意味著我們很難連同其生態以及支撐它的文化觀一起保存,僅能著重於技藝承傳。撇開在此情況下所保存的內容與原文化本質上的差異,以及之於活文化的意義不談,就當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而言,作為技藝載體的人是否願意持續投入並能賴以為生(無論政府有無補助),以及如何吸引年輕一代投入修習承傳,才是最現實也最關鍵的一環。 日本文化技藝的承傳可由政府委託並補助學校、或由政府補助民間團體招募學員免費修習並提供學員津貼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與有志之士投入修習,如金澤職人大學校與財團法人日光寺社文化財保存會。又如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成立目的之一乃培育傳統表演繼承者,經公開招募錄取的學員每月都可支領津貼,也能邊接受培訓邊在外兼職。 與日本相同,韓國政府每月都會對無形文化資產技藝的保持者定額補助費用。然而韓國不只重視這些技藝精湛的保持者,還訂立一套明確的傳習制度,從傳習教育生、傳習獎學生、履修生、傳習教育助教、保持者,乃至名譽保持者都有不同的規範與補助辦法,例如只要在保持者門下學習至一定程度者即可獲得專門學校畢業同等資格、履修生至保持者均可獲得在校任教資格;傳習獎學生以上資格,每月都可支領不同額度的補助費,生計困難的保持者可額外獲得補助,甚至公開展演也另有補助。學位資格的授予、教師聘用制度的靈活性與基本經濟支援,甚至兵役免除等措施,在在顯示出韓國政府考量並儘可能排除為了承傳文化技能所面臨的現實生活問題。生活與就業等現實問題獲解決,才可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學習與承傳(韓國傳習獎學生有年齡限制),修習者越多就越有機會篩選出傑出的人才。只依賴民間熱情的愛好者投入與「學生有勝於無」的被動承傳並不足夠,背後需要國家政策的長遠支持。根據近十年前的統計,韓國保持者的人數為119人,而傳習獎學生、履修生與傳習教育助教的人數超過2000人〔註1〕。 | 「布袋戲偶……要讓學生實際操作、玩、經得住摔,不是只能遠觀。…… 讓小朋友知道偶戲可以演活的關鍵在哪,…… 偶沒有表情, 如何靠動作、腔調與口白表現出偶的生命。」 林董事長談起布袋戲的推廣時如是說。 鄧惠恩.「小西園掌中劇團」布袋戲團長許王教導國小學生布袋戲。中國時報。 圖片來源:《典藏台灣》 | 台灣沒有這樣的學習條件培育初學者,不過林董事長提出另一種形式的承傳構想:尋覓薪傳新途徑-小西園掌中戲匯演。基金會過去曾在林董事長主導下,以三機作業錄製小西園掌中劇團第二代團長許王的十四齣經典劇目。林董事長計畫請許王門下、早已獨當一面八位團長弟子分別認領經典劇目的一、兩齣戲,藉由當年錄製的影像重新撿回老師的戲,再現許王的真傳。「只要學生熟悉這一、兩齣戲,『吊腹內』,就可以變成以後自己的極品演出。」林董事長認為,透過這種精益求精、團長再教育的方式,讓演出技藝以活的形式不斷再現,才是更具實質效益的承傳作法;未來這些團長弟子演出時,就如同老師許王親自坐在他們的戲籠上坐鎮。對於成果的展現,林董事長表示,無論是否具有充足經費可以進錄影間正式錄影,或是僅能以匯演方式呈現並簡單錄影記錄,許王的表演精髓都將永吊弟子腹內並持續傳演。 | 1. 林國彰.布袋戲大師黃海岱。中國時報。圖片來源:《典藏台灣》 2. 推廣講座照片016。國光劇團。圖片來源:《典藏台灣》 3. 《金鎖記》推廣照009。國光劇團。圖片來源:《典藏台灣》 | 代代相傳的生活態度與方式累積而成個人與民族的根本,如果我們任由時間抺滅傳統文化,沒有根的人與民族又如何立足未來? 〔註1〕黃貞燕主持,〈日韓兩國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制度暨個案資料收集計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頁83。
參考資料 3.林崇熙,〈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頁1-25。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