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攝影師,像鐘永和這般真心誠意地搭配影像寫下文字紀錄。在那些字句中,有的試圖記錄拍照當下的心情,也有些是問句,像攝影師藏身於影像後,與觀者對話。
「拍照,要真心、真情、才有真跡呈現。」鐘永和在訪談中,以此陳述他的影像哲學。於是,他的攝影就像是要和觀眾搏感情一樣,可以從中看到他的家鄉、童年與回憶,點開文字,更進一步甚或可以看到他對環境變遷的省思與想法。 鐘永和是宜蘭員山人;在鄉下長大,童年時常在田間、溪邊玩耍,撿田螺、抓泥鰍,在成長的過程中積累了對土地的情感。而鄉下每年八月初三時酬神宴客,地方上總有歌仔戲、野台戲的表演,廟埕前,孩子們快樂地坐在台前看戲。這些林林總總的回憶,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分。 將童年時玩耍、看戲的記憶,轉換成創作的語彙,刻印在畫面上,他形容自己是以攝影「回收記憶、典藏故事」於是遊走於臺灣鄉間與城市各地,以「生活行腳、人文觸角」作為攝影的主軸。懷抱著對家鄉的眷戀,前往各地拍攝。鐘永和提及:「每到一個地方,我會聯想起家鄉的情景,把那情景做一個轉移,對我能夠產生安定心神的作用。拍照時,像回到家鄉的自在,人也就黏在裡面了。」
鐘永和時常在畫面中放入古老的房屋、過往的事物;就像是在時光之河中,用相機捕撈歲月。提及對影像的想法,鐘永和說:「在時空的轉變中,為什麼你會注意到有些景色改變了,有些古老的房子在城市中消失了?那是因為有情感,而能喚起共鳴。」 臺灣鄉間生活的純樸、悠閒、愜意,讓鐘永和學會在安靜中自處。高中時期,他前往台北發展,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面對城市的喧鬧,他總是冷靜以對。今(2016)年初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展覽以「鄉城素描」為題,我們好奇他何以反常將「鄉」置於「城」之前。他回答:「從鄉村看城市的另一種風景,從城市來看鄉村內在的情景。」來來回回,他用相機演繹鄉城的連結與對比,在黑白之間,用繁忙的城市街景,映照鄉下人情風土的安靜與珍貴。
鐘永和相當講究影像的真實性,他說:「如你所見,自然呈現,不去做任何改變,才是我真正的內心發現。」順應著自然情境,他從生活的概念出發,在畫面中營造鄉間的安靜,走入觀眾的視線,產生一股吸力把人的感官吸進去。 他特別喜歡拍人,因為能夠從人生不同的階段映照出歲月的更迭,風景對他而言,少了人的滄桑與變化。於是,快樂的郵差、天真的女孩、耕田的農夫、辛勤的工人在相片中演繹著歲月悠悠,他陳述自己拍攝人像的秘訣為:「出其不意,趁你不注意,那才是我的主意。」不刻意、不造作,依循著攝影師的生活經驗,在構圖中勾勒情境,讓人物自然地在畫面中娓娓講述故事。
你可以從他的攝影中,領略臺灣鄉間的寬闊與靜謐。鐘永和談到他近來拍照的情形:「放開來,怎麼來,我都可以接受。」他在拍照前,花許多時間進行觀察,有了想法、看法後,再來才是拍法。就如他所說:「想法是你的經驗、看法是你的閱歷、拍法是你的觀念。」他取鏡講求純粹、自然、空間感,當一切到位,便讓人能細細感受他的無界靜觀。
拍了35年,他每天做筆記,用影像與文字刻畫人生的哲學。他說:「天底下沒有偉大的事,只有生活快樂的事。」訪談中他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學為簡單、輕鬆、明瞭、愉快、自主、自信、自由、自在。16個字,濃縮了多少的光陰在裡頭。行遍臺灣多處,他不開車,總是搭乘火車、客運前往目的地,看著窗外的景色不停地轉換,享受蒙太奇的視覺效果,也留下許多在途中的光景紀錄。 拍了數十萬張影像,他說:「歲月停格,影像定格,不同時代有不一樣的風格。」那是一個攝影師,用所堆疊出的人生閱歷,探尋、再現島嶼的人文風土,用影像、用真心把人黏進歲月裡。
鐘永和 @數位島嶼 http://cyberisland.teldap.tw/graphyer/photo/mHjY
展覽訊息:
臺灣鄉城素描─鐘永和一甲子
展覽期間:2016.4.21 (四) ─ 2016.6.12 (日)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或特別活動等照常開放) 展覽場地:國立歷史博物館4F(臺北市南海路49號) 參觀費用:全票30元 優待票15元 更多資訊:http://www.nmh.gov.tw/zh/exhibition_2_1_22_80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