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E. O. Wilson(美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生物學家) 希望集全球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將地球上已知的190萬種生物的各類資訊能整合在一個網站上,提供外界免費查閱。 不是相關科系畢業,即使愛好大自然,也常常無法完全聽懂學名、屬名、模式標本…等專有名詞;臺灣生命大百科網站2013年10月14日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舉辦應用與推廣工作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以一網路平台整合國內、外生物資訊的發展潛力。 那一天的工作坊,任職於蘭陽博物館的劉藍玉博士以「鑽木甲蟲的黑暗世界」為題,從生活史、生態的特性介紹:「母蟲聞到氣味後鑽進隧道將公蟲抓出來交配、公蟲在後面收拾母蟲丟出來的木屑粉與卵…」長小蠹的世界變得既新鮮、又好玩。黃仕傑藉著一張張精采的影像講起生態觀察的經歷,照片上兩位高齡的昆蟲學家的背影,兩張大大的捕蟲網在身後,他說:「看到他們,告訴自己,即使沒有學習到知識,也要學習到這樣的態度。」還有宅男昆蟲學家李奇峰博士與公民科學家合作的歷程,為了破解金花蟲的生命史而徹夜觀察紀錄,更是精彩地令人神往。
以下節錄他們當天精彩的演講: 鑽木甲蟲的黑暗世界
早上劉藍玉博士演講鑽木甲蟲的生態習性,如數家珍地說著小蠹蟲、長小蠹與長蠹蟲。 這些甲蟲喜食木頭,一般人遇上了,往往傷透腦筋。但她身為世界上僅存唯二的長蠹蟲分類學家之一,講起鑽木甲蟲如何在木頭中挖隧道、種植真菌、交配…等習性,彷彿領著我們走進木材的黑暗深處,看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有趣而發人深省。 4長蠹蟲的母性 長蠹蟲,牠們在木材中種植真菌為食,隧道系統並不發達,母蟲會將屁股堵在洞口作為保護,成蟲擠在一起吃隧道壁上的真菌,隧道僅只一線,甚少分岔,剖開育嬰室時,常常可以看到媽媽堵在入口處,有時看到牠已經死掉了但還是守在那邊沒有離開。 4長小蠹的夫妻關係 長小蠹通常是由公蟲,開始啃出隧道,釋放費洛蒙,母蟲接收到氣味後會鑽進去,把公蟲抓出來交配,交配完成後母蟲先走繼續發展牠的隧道,啃木材時會掉許多粉,一邊產卵,卵和掉落的木粉混在一起,母蟲用後腳往後趕,這些木屑就由後面的公蟲收拾,公蟲再一一過濾牠老婆丟出來的粉與卵。 4小蠹蟲的美麗隧道
母蟲把產卵的隧道咬出來,在隧道上產卵,幼蟲孵化後從旁邊開始吃,向外發展,在末端形成蛹室;我們在野外看到樹幹上有很漂亮的花紋,就是小蠹蟲的傑作。像這樣排列很規則的花紋大概就是小蠹蟲的隧道。 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 下午黃仕傑從一張張的簡報講起他開始自然觀察的經歷,從一個少不更事的年輕小毛頭,到帶著孩子飼養螳螂的作家爸爸。 開頭,他首先提到:「做為自然觀察者,最重要的就是親身的經歷。」必須要多研究、多學習、多觀察、多紀錄,才能增進自己的知識。生態觀察帶來另一個視野,讓人學習去關心土地,並注意到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是否有需求,讓我們有能力時可以去幫助他們。 他描述自己進行生態觀察的歷程。2004年在南庄,他從採集鍬形蟲、獨角仙開始,回到自然觀察的領域;2005年到蘭嶼,向當地耆老詢問是不是真的有成年季,男子要用手指捏球背象鼻的習俗,才發現原來是當地導遊的杜撰之說。 他提起樹下的昆蟲雨,阿公帶著想看鍬形蟲的日本人來到山上,他撐起傘,日本人還莫名其妙之際,阿公一搖樹,鍬形蟲像下雨一樣落下。最高紀錄是拉一下便掉下60幾隻昆蟲。2007年再回到原地,樹不見了,詢問後才知道是因為擋住陽光阻礙了果樹的生長,而被一旁農地的主人所砍去。 樹被砍去的遺憾,讓他在心底埋下記錄生態的種子。在一棵樹上,許多甲蟲、天牛、蝴蝶棲息,可以看到這麼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情。再不趕快著手,也許就來不及了,於是讓他越發下定進行生態紀錄的決心。 2008年在太平山的翠峰湖林道,為了去前往探尋夸父綠小灰蝶,卻無心插柳拍到長花柄蘭。他們一行人一大早四點半起床,往林道裡面走,陽光落下,剛好看到旁邊奇怪的植物,友人說是一種很稀有的蘭花,在野外,他習慣先拍再說,知不知道等回家後再查,將圖片貼在塔內植物園,網友讚嘆這是種很稀有的蘭花。這段經歷讓他開始養成了碰上疑問,要探尋求知的習慣。(新聞報導:【自然奇趣】 神隱20年長花柄蘭再度現蹤) 為了找答案,了解不懂的東西,必須查找資料,也因此,他購買了許多相關的圖書,在拍完照進行查詢。但是光查書,也難免會碰上誤判的情形。 他在寫昆蟲臉書時,曾經誤認其中一隻昆蟲為公牛糞金龜。當他整理照片,紀錄昆蟲的學名後,朋友建議他詢問分類專家,將照片傳給遠在德國撰寫《糞金龜的世界》的陳克敏先生,得到回信後才知道原來是棕黃駝渫蜣;因為不解兩者差異,他再次詢問,陳克敏先生回覆,才曉得辨識的訣竅在於棕黃駝渫蜣的前胸背板有一個非常微小的凹痕。從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分類學家幫助業餘愛好者增加更多知識、眼界。不然一般看到的東西都可能只是道聽塗說的答案。 2008年為了幫嘉義大學建置昆蟲館而前往北橫採集,黃仕傑一個人在山上,吹著陰濕的風,一無所獲的同時,看到螳螂捕食,心想當成生態記錄也好。當他回家後整理照片圖檔,放大後再看,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螳螂口中的螽斯好像很不甘願,他看到了昆蟲的眼神,驚恐、悲傷、還有像是淚滴的東西掛在眼角,想像力豐富過了頭,這張照片當時帶給阿傑深刻的感受,讓他決定日後有機會攝影,一定要拍下昆蟲的臉。 這是一個挑戰,昆蟲並不好拍,有時甚至趴在地上,匍匐前進,拍下環境、紀錄動作、慢慢地接近,擔心驚擾到昆蟲,跑了、飛了、躲了,就拍不到了。於是拍攝昆蟲的臉成為一種習慣,細心、並放慢自己的腳步,從中摸索記錄昆蟲的方法。 宅男分類學家VS. 公民科學家
最後,李奇峰博士分享他如何組織公民科學家投入臺灣金花蟲的多樣性調查。為了破解金黃蟲的生命史,在網路上與一群公民科學家共同合作。 李奇峰劈頭先說自己是一個宅男,他說:「我這些科班出身的,在沒有網路世界時,與業餘採集者之間真的有鴻溝。過去沒有機會和業餘者會面,他們真的很會抓蟲,為什麼兩邊的力量不能夠協調在一起,讓我們達成更好的成果?」正如他所言,業餘可能比科班出身的研究者更會抓蟲、拍蟲,甚至許多生態觀察家出版圖鑑,而研究者只會寫報告,常常批評業餘的鑑定錯誤連篇。 於是為了尋覓業餘觀察者參與研究,他在自然攝影中心的網站上,找到醫生、退休者、家管…等團員;這些團員對自然生態觀察感興趣,在辨識工作上非常認真,李奇峰開始一步一步與他們合作,有效率、系統性地進行採集。並取了一個正式名字「臺灣金花蟲研究團隊」,經過多年運作,建置網站討論採集、新種..等,凝聚團隊的向心力,並且逐漸累積了足夠的能量可以進行研究、出版。 專家丟出任務,公民科學家使命必達。團員具備敏銳的觀察力,發現新種,鑑定、尋找幼蟲、飼養昆蟲、紀錄觀測、紀錄齡期…到破解昆蟲的生活史,展現了很強的學習力,他們為了記錄夜行性的昆蟲,在野外待到晚上;為了一年一代的昆蟲來不及破解生活史,只好經歷漫長的等待,看到成蟲生蛋、化蛹,這是長久的時間累積,考驗著團員的決心與毅力。
「不要鑽到象牙塔中,在網路上透過臉書、部落格與生態觀察者多多交流、合作。」:李奇峰常常這樣勸學弟妹,他在與公民科學家的合作過程中,不斷地有新發現與學術產出,也讓我們看到許多豐富、有趣的生態現象。 臺灣生命大百科的使命與遠景
在2013年10月14日的工作坊,齊聚了專長不同物種的研究學者與工作人員;邵廣昭老師語重心長地講述建立一個臺灣自己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經過,從整合物種名錄,到透過民眾參與,專家和民間共同合作,向國際接軌。 邵廣昭老師在演講中提到臺灣2001年參與GBIF,和國際接軌的經過。當時,目的是建立臺灣自己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但是在網路上,資料庫這麼多,重點策略在於建構資料交換的平台,一方面推展的資料庫是物種名錄,另一則是標本的數位化。生態原始分布資料的整合, 15-20年前即已開始。臺灣開始做物種名錄的網站、資料庫,初期由國科會資助,後續也將繼續推動。 臺灣生命大百科網站以物種為主,從2012年開始,一物種、一網頁,投入國家的資源建置檔案,並且與EOL簽約成為第16個正式簽約的夥伴。希望將臺灣全部的物種都能夠建立起來,但是五萬六千種物種數量過於龐大,在執行上會有困難,因此先以特有種8000種為優先;短期目標是三年內完成兩萬種。希望能夠建立學術專業與科普之間的橋樑,並且讓學術、教育在應用時免去觸法的困擾。 各個類群的專家,在建置資料庫時難免有力有未逮之處,透過散佈在民間觀察者的新發現,藉由社群媒體,平台可以及時做一些修正、補充;就像黃仕傑在演講中提到:「看到不懂的東西,要去找資料,歸納後得到自己的想法,並與眾人分享。當許多人看到你的資料,也許其中會有分類學家,給你建議,這樣又會有一筆新的資料出來。」生物資訊的公開,促進了正向的循環與交流。 特生中心方國運主任也與大家分享:「為了後代子孫保留更多的資源,讓他們可以運用。特生中心比較特別,在於可以提供許多資訊與資料,與其放在實驗室,若能公開,可以成為很好的資源與素材。」從分享,到傳世,藉著臺灣生命大百科網站,紀錄、交流、分享,打造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樣性平台,讓眾人可經由網路隨時、隨地看見臺灣生物多樣性的富饒與精彩!
延伸閱讀: * 生命百科!盡在掌握。綻放臺灣生命力! 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456&lid=741
* 為何要建置《臺灣生命大百科》的十大理由 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457&lid=741
* Q&A 《臺灣生命大百科》-命名由來?有哪些圖資整合?如何貢獻檔案? 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458&lid=741 *《臺灣生命大百科》
http://eol.taibif.tw *《臺灣生命大百科》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臺灣生命大百科協作平台/340936725918423 *《黃仕傑的部落格》熱血阿傑的自然生態觀察
http://blog.xuite.net/shijak0526/wretch
本文文字部份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
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徐千禾/ 生動寶島-記2013臺灣生命大百科應用與推廣工作坊 引自數位文化電子報(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387&lid=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