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計畫(NSC102-2515-S-005-001)補助成果之一部分
2013廣達《游於藝》屏東縣同盟展「鳴蟲特展-蟲蟲大樂團」教師研習營之講義
曾在中興大學昆蟲學系T4Bio20130813載過全文,應中研院文化電子報邀稿改寫。
圖片說明:蟋蟀溫度計: 樹蟋蟀
T = 50 + (n-40)/4 n: 每分鐘唧聲數. 或每14分鐘唧聲數+ 40 = T
T:°華氏Fahrenheit(℉)
(圖片來源:楊正澤)
去年八月到十月在加拿大研究期間,有一種蟋蟀Gryllus pennsylvalnicus Burmeister 1838是在八月一過才會出現,因此,這個時間之前就是另一種的天下,而且型態變化很大,在檢索表中沒有明確形態特徵可以區辨,我在九月底採到蟋蟀他們直接告訴我這就是這個種,原來利用自然生物的物候觀測天候以便能「斧金以時入山林」永續利用自然資源,西方有土撥鼠告知春天來了,但是卻沒有用此蟋蟀物候來記錄節氣,我們傳統文化中有二十四節氣,祖先早早發現鳴蟲之中,《詩經.七月豳風》:「五月螽斯動股,六月沙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蟬是夏天出來,而蟋蟀是秋天出現,因而「夏蟬秋蛩」;台灣農忙之後,秋收季節鬥蟋蟀稱為秋興(楊正澤。1997),因此有「秋蛩秋興」。
(上列圖片由中研院數位文化電子報編輯)
左上:作者不詳(年代不詳)。[毛詩品物圖考(四) 冊 螽斯羽詵詵兮]。《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0/77/f9.html。
右上:作者不詳(年代不詳)。[毛詩品物圖考(四) 冊 蟋蟀在堂]。《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0/77/35.html。
左下:作者不詳(年代不詳)。[毛詩品物圖考(四) 冊 五月鳴蜩 如蜩如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0/77/37.html。
右下:作者不詳(年代不詳)。[毛詩品物圖考(四) 冊 六月莎鷄振羽]。《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0/77/38.html。
為什麼是昆蟲?
臺灣擁有豐富多樣的昆蟲資源,根據TaiBIF目前已發表的記錄,多達20‚000種以上。2013年科技部「街角遇見蟲」科普活動,希望透過眼耳鼻,手口足,用心觀察生活周遭的昆蟲類小動物,動腦思考,為什麼這些小動物會出現在我們的周遭,發現其形態及生態上的多樣性,領略生物生存智慧。至少在陸域動物中最多樣化,最優勢占80%的昆蟲,如何穩坐生物多樣性議題的要位,每次討論都不缺席,在生態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每一個研究都少不了牠們。我們不但認識多樣的生物,進而理解生物多樣性存在的理由,也認同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性,並著手從事愛護環境的行動,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關心永續發展宇宙中可能是唯二的地球之一的星球,為另一個可能存在的地球建立典範。
什麼是鳴蟲
鳴蟲指能發聲的昆蟲(acoustic insects),在動物分類系統中,昆蟲屬於六足綱 (Hexapoda),或稱昆蟲亞綱 (Insecta)。33目昆蟲中,目前有發聲記錄的共有13目 。研究具有發聲能力的昆蟲,或對同種(或異種)聲音有感應能力,而且受刺激及感應後引起行為反應之昆蟲科學,稱為鳴蟲學(Acoustic Entomology)。
常見鳴蟲種類
蟬、蟋蟀、紡織娘(螽蟴)、螻蛄、蝗蟲等皆為鳴蟲。以中華文化而言,常見直翅目的蟋蟀(美聲的金鈴兒;善鬥的蛐蛐),螽蟴(蟈蟈)及部分蝗蟲。另一部分是同翅目的夏蟬(熊蟬)秋蜩(蟪蛄)。直翅目昆蟲全球已被鑑定者約24‚000種(Otte and Naskrecki‚ 1997),而Riede(1998)估計應有70‚000種左右。其中蟋蟀、螽蟴、螻蛄以及蝗蟲具特殊之發音結構,蟋蟀、螽蟴、螻蛄等之發音器位於前翅基部,而蝗蟲之發音器位於前翅側方與後足腿節內側(張書忱,1986)。由於蟋蟀、螽蟴之鳴聲較易聽見(audible)且悅耳,故中國之鳴蟲賞玩多以蟋蟀、螽蟴為主。螻蛄對小麥、玉米、棉花、煙草、蔬菜等田間作物的危害,何忠(1989,1995)及Bennet-Clark(1987)曾對螻蛄鳴聲進行探討。
鳴蟲的發聲原理
蟋蟀發音機制,特別要強調,蟋蟀兩前翅腹面有一排齒狀突,左翅的邊緣隆突摩擦右翅腹面的齒突,當翅合起時摩擦產生聲音。螽蟖的發音構造相同,只是兩個不同點在螽蟖左翅在上,且前翅張合皆會摩擦產生聲音。蝗蟲則是翅腿發音,鳴蟬則是有特殊音箱及音箱蓋發音。
螽蟖又叫紡織娘,聽其聲可以意會 (影片提供:楊正澤)
天行健-鳴蟲自強不息
地球的橢圓形球體斜著自轉,又在繞太陽運行的橢圓形軌道中公轉,兩者各自運行,規律的產生春夏秋冬四季,而這也正是二十四節氣的四個節點春分、秋分、與夏至冬至。然而自然生態觀察常常以四季劃分,如果改以二十四節氣,那麼觀測結果更能貼近常民生活,科學觀察更有實用價值。四千多年以前的帝堯時代,將一年分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個季節。春秋時代,管仲進一步選定了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一年24個節氣。
現今使用的二十四節氣是沿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的<天文訓>。西元前104年,由鄞平、落下閎制定的<太初曆>,正式將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也就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為了更瞭解古人利用二十四節氣與大自然共存的內涵,陳國城(1997)作了很詳盡的說明,發表在他創辦的「大自然雜誌」。
自然可以沒有人,但是人類生活完全依賴大自然,生存的經驗來自大自然,數學家陳省身院士說「有系統的經驗才是知識」,累積祖先有智慧的經驗,用於農作栽培稱為「農民曆」,用物候以記錄天理運行,適時適作,減災避禍,稱為二十四節氣。純粹紀錄自然物候,與西洋曆法相當的環境指標,也可以稱作「生物曆」(范欽慧,2002),觀星聽音可以遙感自然物候變化,「鳴蟲物候」藉其聲音,更是理想的環境指標,因此詩經等古籍中常以此為指標,二十四節氣也多所採用。
鳴蟲四季-其來有自
驚蟄螻蛄始鳴,清明蟋蟀夜吟,夏至蟬蜩高唱,秋分螽蟴長唧- 鳴蟲四部曲
鳴蟲四季見於文字與詩詞其來有自,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另《詩經.七月豳風》篇中有:「五月螽斯動股,六月沙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甲骨象形文字,夏天的「夏」就是由蟬形表示,而秋天的「秋」字則是由蛩(蟋蟀)表示,也另有一番天氣預報之節氣意味。鳴蟲依照物候分為四季出現的鳴蟲,各司其節,當作生活指標。
(甲骨文圖片來自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中研院數位文化電子報編輯)
鳴蟲物候-另類天啟
珍惜生物多樣性資源是人類永續利用地球的唯一手段,因為人類出現於地球開始,生物資源就提供人類所有的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資源。根據農業世界2007年生物多樣性專欄,楊正澤就人類生活所需依照食衣住行分別整理9篇飲食及醫藥,衣著,居住,行動等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生活物質方面的價值。另外整理了有關人類生命中非物質的價值,其中在楊正澤(2003)「昆蟲與休閒利用」一文,更提到昆蟲與人文的關係,以琴棋書畫,乃至民俗童玩,以及對於像作者這樣的科學家,其學術科技的價值還是需要在人文及科學教育上發揮作用才有真正的實用性。
人類因為觀蟲而得知天候與物候,不斷向自然學習,詳細的觀察與記錄,將系統化的經驗轉為智慧,傳承而成為知識。以自然為資材的民俗文化,提供人類社會的需要,乃至成為生存所賴,這便是民族資源。鳴蟲物候所提供的資源,不但是中華民族共有的資源,也是舉世各國有識一同的生存所賴,除了食衣住行、生活必需,更是啟發文學藝術創作、語言文字溝通、政治經濟人文甚至心靈層次的自然知識源。
圖片說明:
蟬蜩多年伏土經旱澇,知了夏秋費聲樂徒勞。
有情相會修得正果好,枝頭卵熟墜再來一遭。
長成出土上枝脫稚套,一蟬得道同族享共榮。
(圖片來源:楊正澤)
仲夏淺秋蛩解愁:台灣鬥蟋蟀用黑龍 (黃斑黑蟋蟀)
(圖片來源:楊正澤)
(圖片來源:楊正澤)
延伸閱讀:
楊正澤。1997。地棲蟋蟀及棲所保育。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台中。105頁。
楊正澤。1997。海峽兩岸觀「秋興」。台灣博物 16(1): 46-49。
楊正澤。1999。蟋蟀及螻蛄(直翅目)的母愛。農業世界雜誌 192: 31-32。
楊正澤。2003。昆蟲與休閒利用。台灣生物多樣性年刊2: 13-23。
楊正澤。2004。翠玉白菜外一章-螽蟖與蝗蟲。故宮文物月刊 21(11): 64-66。
李石樵(1974)。[1974 蟬聲]。《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4/77/fb.html。(圖片由中研院數位電子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