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地理位置位居北迴歸線上,屬亞熱帶的氣候環境,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一年四季平均溫度約在16至29℃,最高氣溫極少超過39℃,這樣的溫度環境大多對蜜蜂是適宜的。台灣的蜜蜂生產,一年中概約能生產數千公噸的蜂蜜,其中大宗幾乎都是荔枝蜜及龍眼蜜,這兩種樹木的開花主要集中在三、四月,農曆立春前後,當台灣中南部的農民開始忙於播種、插秧水稻時;台灣有近千位的養蜂農戶,亦早於該時節,甚至更早,便忙於整備蜂群,期望在荔枝花與龍眼花開前將蜜蜂數量養到最多,以便於讓一年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獲得豐收的成果。由於台灣南北狹長,緯度的關係使得北、中、南的荔枝及龍眼樹開花的花期不一致,採收蜂蜜時蜂農必須搶得荔枝與龍眼樹開花的最佳時機與地點,因此在春季三、四月間,全台便有約十萬群蜜蜂,亦即少說也有20億隻蜜蜂,在中、南部區域飛舞。 春天是採蜜的旺季,蜜蜂數量也極為驚人,採蜜人必須以全副武裝管理蜂群(李偉傑攝影) 會大量生產蜂蜜的蜜蜂,在台灣僅有兩種,一種是本土種的東洋蜜蜂(Apis cerana),另一種是馴化種的西洋蜜蜂(Apis mellifera)。西洋蜜蜂引入台灣起自於日治時期,長期以來,馴化好養的原因讓多數蜂農早已放棄利用東洋蜜蜂來大量採蜜,因而這種馴化種幾已遍佈全台低中海拔各地,如同新住民般的待遇讓多數民眾所接受。人們對蜜蜂有傳粉與生產蜂蜜的印象,認為西洋蜜蜂是益蟲,西洋蜜蜂幾乎沒有被賦予外來物種的負面看法。在澳洲也有類似情形,西洋蜜蜂的產業化對該國已有重要貢獻,因此近幾年東洋蜜蜂侵入澳洲本土後,澳洲政府便將東洋蜜蜂視為一外來物種,亟欲予以清除,以保護該國的蜂產業1。 | | 東洋蜜蜂(Apis cerana)的蜂后與工蜂 (筆者攝) | 西洋蜜蜂(Apis mellifera)的蜂后與工蜂 (筆者攝) | 蜜蜂的演化是有趣且複雜的。蜜蜂具社會性行為,簡單來說是昆蟲個體行群居性生活,蜂群(colony)或可以說是由一隻蜂后所控制,牠會釋放費洛蒙來「支配」群體生活,工蜂過著「服侍」蜂后的生活。蜜蜂的社會行為是非常複雜的,蜂后與工蜂是姊妹或母女關係,彼此有合作與競爭。著名的漢彌爾頓理論(Hamilton's hypothesis)便是解釋昆蟲的利他行為,工蜂並不需為了保有自己的基因而繁衍後代,取而代之的是牠可以協助姊妹或媽媽保留牠們的基因而達到群體最佳繁殖策略。這樣的理論,或許我讓們主觀認為蜂后「支配」著工蜂是不存在的,因為蜜蜂蜂群裏有時會有所謂失王(queenless)現象,如果蜂群裏沒有適時出現蜂后個體,這種族群久了便會有工蜂開始擔任產卵的工作,形成工蜂產卵(工蜂產卵管稍微發育便會產卵,變成了有蜂后的特徵),但自然界這現象不能維持多久,因為沒交配的工蜂只會產下未帶受精卵的雄蜂個體,蜂群沒有了交尾過的蜂后存活時間不會很長。 蜜蜂群體的多寡受到氣候環境影響極為明顯,當春天到了、花開了,或是蜂群外界環境有足夠的粉蜜源植物,只要氣溫適當,工蜂就會開始採集。有時極度低溫會讓蜜蜂的飛行肌無法「暖機」而不易起飛,東洋蜜蜂約8℃,西洋蜜蜂約10℃,超過這些溫度,蜂群就會隨著日照增強而增加起飛意願。牠們也有複雜或精密的通訊機制,透過觸角的訊息交換或是運用跳舞來呼朋引伴,不是大的蜜源牠們通常不會採。蜂后接收到巢內同伴的訊息後也會開始大量產卵,從冬季時很少的產卵量變成日產2‚000顆卵,蜂群在1~2個月內的短暫期間會急速擴張,達到飽和,此後便會逐漸出現分蜂(swarm)熱,新的蜂后、雄蜂巢房陸續出現,進行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驟然發生的,分蜂群會飛走,不易捕獲,蜂農不會希望有自然分蜂,因此管理蜜蜂時,會將蜂后的巢房(又稱王台)割除。像荔枝蜜與龍眼花開時,蜜蜂會像發了狂似的拼命採集,一群30‚000隻的蜜蜂平均每日採收淨重3公斤的蜂蜜並不是難事,換算一隻蜜蜂每日可採集超過自體重量的蜂蜜。 | | 蜂群在春天很容易分蜂, 圖為養蜂人收取分蜂群的情形。 (筆者攝) | 春天蜂群很容易製造蜂后巢房(又稱王台), 圖為養蜂人檢視巢片並割除王台的情形 (李偉傑攝影) | 台灣的氣候環境利於西洋蜜蜂生長,是因它沒有西洋蜜蜂在歐洲、非洲溫帶至熱帶地區的原生地而有的酷熱與嚴冬,台灣溫度適宜可讓蜜蜂終年繁殖。秋冬開始,一直到隔年的夏初,有許多開花植物會陸續綻放,例如漆樹科、茶科、薔薇科、樟科、無患子科、大戟科植物等,氣候環境對蜜蜂是有利的,台灣蜂農煩惱的通常不是蜂群越冬,而是蜂群如何越夏的難題。夏季時常面臨高溫高濕、植物不開花而缺少蜜源的問題,通常會使蜜蜂蜂群生長趨於停滯,縱使靠大量餵食也不一定會讓狀況改善。氣候環境的問題除會影響植物物候(phenology)的改變外,近年暖化與氣候極端事件的氣候變遷問題增多可看出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也是成為蜜蜂養殖的新難題之一,在國外也引起許多熱議,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曾製作了一個蜜蜂專題網站《HoneyBeeNet》,網站內容說明透過衛星氣候觀測資料,並結合植物的開花物候(flower phenology)、蜂群重量尺度(beehive weight scale)藉以氣候與土地使用之改變,如何反映植物及授粉者之相互作用;另監測非洲化蜂(AHB)2之傳播及地理資訊系統,瞭解入侵種非洲化蜂往北美進駐之程度。 農藥與蜜蜂的病蟲敵害也是蜜蜂養殖的幾道難題,例如科學家發現農藥中亞致死性殺蟲劑暴露(sub-lethal pesticide exposures)會影響蜜蜂的神經傳導而造成蜜蜂迷航現象。有一些蜜蜂病敵害,如美洲幼蟲病(American foulbrood)與蜂蟹蟎(Varroa mites)是很難對付的,過度頻繁的用藥容易讓病原菌對藥劑產生的抗藥性問題,也有殘留藥劑問題,雖然科學家一直戮力研發出解決之道,這問題短時間內仍然很難解決,蜂農很怕蜜蜂外出訪花時採集到含有農藥的不潔蜜源植物,也很擔心施藥防治蜜蜂病蟲害後,藥劑會殘留在蜂蜜產品中,農藥問題牽涉到環境生態與蜂蜜食品安全,議題很廣。到目前為止,農藥問題與蜜蜂病蟲敵害仍被視為蜜蜂大量減少不可或缺的兩項主因。 註1:澳洲的蜜蜂原本並沒有東洋蜜蜂與西洋蜜蜂,產蜜的原生蜜蜂多是一些野生的無針蜜蜂(stingless bees)。 註2:AHB‚ Africanized Honey Bees,俗稱殺人蜂,一類生性兇猛的西洋蜜蜂雜交種。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