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紐約雜誌」報導了一個幾乎震驚全球的消息,一名年僅17歲的高中學生,在華爾街投資股票賺了7200萬美元,稱讚他是投資天才。這個教人難以置信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各大媒體,同時也引起各方質疑,這名「富翁」學生看到事情鬧大了才出面澄清,原來是他在學校主持一個投資俱樂部,從模擬投資遊戲賺進了7200萬元,但從華爾街則確確實實賺進了0元1。紐約雜誌為此向讀者道歉,承認查證不周。 今年三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臥病在床,突然傳出病逝的消息,情況合情合理,全球各大新聞媒體相繼報導,但新加坡當局立刻反駁,因為李總理雖然病重並未去世,經網路反向追蹤,源頭是一名小男孩。他不是駭客、也沒有竄改總理官方網站,僅用了總理辦公室的名稱發佈這個假消息,他沒有惡意,不過向他的同學證明網路傳遞的快速。小男孩不足16歲,僅記一個體罰警告,沒有遭到處分。 新聞媒體的職責,是在資訊傳播的過程裡扮演關鍵角色,確保資訊的品質與正確,這一職責在今天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過多的謠傳、謊言、不實報導,充斥數位平台。對新聞媒體來說,這是大好的機會發揮專業智慧,摒除虛假,向社會大眾傳播真像。可惜新聞媒體並沒有這麼做,至少沒有踏實這麼做,而謊言的傳播在本質上永遠快於真相,所以新聞媒體要為此負很大的責任。這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者Craig Silverman最近發表研究報告的結論。 新聞媒體、特別是網路新聞媒體,為了時效、為了點閱率,多以最快的方式報導,常用的方式就是直接轉載外來的稿件,只要註明來源,就不加查證、不加編輯的發佈出去。有的新聞媒體用模糊的來源像是「據報導」,或者是加一個問句的副標題,來推卸沒有查實的責任,結果經常誤導讀者。 更有甚者,報導謠傳與未經查證的事件,新聞媒體有意誘導讀者,經常以肯定的標題漂白未經證實的報導,讓讀者誤認報導是經過查證的是事實。Craig Silverman批評這類的新聞媒體,違反誠信原則,違反新聞倫理。 這有一個循環:事件從網路、或社群網路開始傳遞,有一兩家新聞媒體取用報導,然後有較多的新媒體加入,或加添內容、或更改標題,或暗示報導的真實性,最後主要新聞媒體加入,等於加蓋了印章,成為真實可靠的新聞。但追塑到源頭,很可能是一個人或少數人一相情願的看法或認知,未必經過證實,甚至只是謠傳,但眾口鑠金又經過新聞媒體漂白,假的就成真的了。 這個模式周而復始,舊的還未結束,新的又接踵而來,少有人再追縱舊案,我們承受的網路污染也持續下去。大家原本所信任的新聞媒體,反成為不實謠傳的幫兇,而有心人士更利用這個方式,藉新聞媒體之口傳播謠言,使得新聞媒體的崗哨地位因此動搖。 以高水準自居的新聞媒體,對未經證實的報導雖然不會附和,但卻保持緘默,通常不會為此查證、反駁、加值,把真相告訴大眾。這雖然是新聞媒體最應該做的事,目前並沒有核實的標準方法,而且要檢驗另一家新聞同業的可靠度,在執行上確有困難。沒有看門的警衛,網路的不實資訊藉新聞媒體繼續流傳,使得新聞媒體本身成為問題的一大部份,而非問題的答案。 Craig Silverman他的實驗發現,從2014年8月到12月的1500篇新聞報導中,超過100篇謠傳不實,也就是每7篇報導,就有一篇的內容不實。所以他一方面呼籲業界儘速發展新聞查證的技術,同時要新聞媒體放慢腳步,在發佈之前做一點查證,至少讓網路的污染下降一些,新聞媒體再也沒有藉口坐視。 去年八月,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郊區一個小城,一名非裔年輕人被當地的警察槍殺,引發居民上街聚會抗議,教會團體、唱詩班都加入,是個和平的街頭行動。小城的居民有二十萬,以非裔為主,而維持秩序的當地警察又以白人居多,致潛在的種族敏感步步升高,群眾終於失控,警察以武力與催淚彈回應,多人被捕,還包括兩名記者。這件事成為全美國以致後來演變成全球性的新聞。 「費城日報」是費城的第二家報紙,在報導這件新聞的時候考量網路優先,午夜在「推特」刊出明天報紙頭版的照片,是一個非裔年輕人把警方投來的催淚瓦斯罐,撿起來回擲警方,但第二天見報卻換成年輕婦女舉牌的照片。原因是第一張照片居民以暴力對抗警察,凸顯種族對立,在網上披露之後引起網民一片譴責謾罵甚至口出穢言,所以第二天的頭版換了一張讓人同情的照片。2 這件事引發了新聞界的討論,姑且不論兩張照片那一張適當,報紙是不是要看社群網路的反應來編輯,更進一步,是不是要看社群網路的反應來變更既定的內容?對這件事來說,正反兩方面都有充分的理由,也都不違背新聞倫理,所以到現在並沒有定論。 如果新聞媒體要順從網路,特別是附和社群網路,那什麼又是網路?網路的特質又是什麼?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學習、社交活動,已經離不開網路,網路把我們帶進繁榮的數位世界,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網路是民主的,是可以表達不同的意見與信念,所以出現了號稱民主力量的公民新聞,每人都是記者、編輯、評論員。 | 圖片來源: | 公民新聞的一大優勢,是引發公共議題,經過社群網路的傳播,呈現多方面意見,讓事理愈為明確。唯網路的高度選擇性,誘導大家僅尋找附和的意見,而摒棄、排斥、甚至攻擊不同的意見,使得原本就有爭議的公共議題,在網路附和與共振之下,反而讓爭議的分貝升高。 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質疑,網路究竟是民主的、還是獨斷的?究竟讓我們的視野更寬廣、還是把我們的心胸變的更狹窄? 在茫茫無邊的數位大海,謊言、造謠、誤傳、不實資訊,隨意漂流,我們除了默默承受,也只能自求多福,直到現在還看不到的曙光出現。 1 New York Magazine’s $72million teenage stock trader says he made it all up 2 Philly Paper Swaps Ferguson Riot Photo: Did It Do the Right Thing?
延伸閱讀: 1. How to Deal with Mis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2. Internet Myths Lies and Misinformation 3. That photo of the Tomb of the Unknowns guard in the rain? It’s from September *封面圖片來源:Luca Serazzi.mirror 採創用CC 姓名標示2.0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