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啖牛排,開心涮肉,是許多人歡慶生活美好的方式。這種愛吃肉、以肉慶祝的作法,也為古人所重,喜以食肉表現身份、禮敬祖先,進而演繹出豐富多元的料理法、食器及禮儀。延續至今,拜拜供桌上的三牲禮仍是不可或缺的要角。三千年前商周文明的人們,做為今日禮俗的古老淵源,是如何以肉食禮讚生活、禮讚神明? 刮魚、殺豬、宰羊、解牛 準備肉食的第一步,自然是嚴選適合的牲畜加以宰殺。在上古青銅器銘文中,有一字生動表現庖丁支解豬隻的形象。字形結構似是庖丁手持刀具,準備向四肢上舉的小豬肚腩開刀,為滋味肥美的五花肉料理提取最好的部位。(圖一) | 圖一 商代晚期簋 《殷周金文集成》2970 | 更完整的庖丁圖像可見於時代更晚的漢代畫像石。在山東嘉祥宋山小石祠的一幅畫像中,便有一幅展現廚房的熱鬧景象。圖像右側有庖丁為狗肉料理屠狗剝皮,左上吊杆則掛有已備好的各式肉食珍饈,一如今日燒臘店的櫥窗景象。由左而右似包括火腿、豬頭、兔肉、珍禽及鹹魚。需要取用時,便可如右側廚工一般,以小刀割取一段即可。(圖二) | 圖二 山東嘉祥宋山小石祠東壁畫像 《中國畫像石全集1》圖版九0 | 庖丁支解畜肉的能力,是一門相當專業的技術,需運用身體各部才能完成。《莊子‧養生主》中便記載了戰國時一位庖丁為魏國國君解牛的故事。他宰牛時,以手按、肩頂、腳踩、膝抵,刀在骨肉關節間運作,以像是音樂節拍似地嘩嘩作響,讓國君聽了嘖嘖稱奇,讚嘆說:「技術怎麼能好到這種地步!」 據考古發現,上古飲食中的肉品與諸城涼台東漢墓圖像所示相差不遠。雞、豬、牛、羊、兔是經常出現的家畜肉品。除了飼養,狩獵也是肉品來源的途徑。在《詩經‧小雅‧吉日》即可見到以田獵所獲的大野牛做為慶功宴的主要食材。魚的種類繁多,河南安陽殷墟晚商遺址中,至少發現了鯉魚、青魚、草魚、赤眼鱒和鯔魚等。〔註1〕《詩經》對西周時期周人老家附近所產的魚類也有豐富的描述。《周頌‧潛》「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的詩句,一方面說明漆水、沮河魚類之豐,也由命名顯示對魚類的豐富知識。想必許多漆沮中的魚,都是周人盤中美味。 刨宰完成後,要先進行切割備料作業。考古發現裡有一種小桌子,一般被認為是切肉的檯几,稱為俎。在這樣的檯几上將肉品切成適合的大小,才能進行後續烹調。(圖三) 調和鼎鼐 要將上等的肉品烹煮成好吃的料理,必須要有合適的鍋子。在商周時期,鼎就是烹煮肉類的主要工具。一件鼎主要包括可裝盛食物的腹部,上面兩個鼎耳方便提取搬運,腹下有三個足,將腹部托高,如此一來足間的空間便可生火加熱。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商代晚期 引作文父丁鼎」銘文中恰有兩字生動表現以鼎烹食的情況。鼎下以大火加熱,勺子在腹內攪拌食材。(圖四) | 圖四 商代晚期 引作文父丁鼎 《殷周金文集成》2318 | 參觀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必定會對展出的牛方鼎、鹿方鼎印象深刻。(圖五、六)這麼大的鼎是出自商王的墓葬,表面鑄有華麗的裝飾,顯示這是王所重視的器物。與一般同時期青銅器上所裝飾的神話動物相比,這兩件鼎的主紋是相對寫實的牛及鹿。牛鼎大、鹿鼎小,恰與牛和鹿的體積比例相稱,因此陳夢家據之認為這兩件鼎分別是烹煮牛肉及鹿肉用的。目前所知尺寸最大的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 司母戊鼎」,高133公分,重832.84公斤,出土時已蔚為奇觀,若以之烹調食物必定更加盛大。(圖七) | | 圖五 商代晚期牛方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 圖六 商代晚期 鹿方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 另有一類體量較小的鼎,通常高20公分上下,器腹淺,約8公分。(圖八)就容量來說不便烹煮,也僅夠一人享用。因此或可想見,這種爐具的使用是將大鼎烹調好的食物分盛在內,端送至個人面前食用。足間再點上小火細細加熱,以確保鼎內的液態食物不致因涼了而降低美味。這種溫食法十分有效,因而又衍生出新的設計,在足間加上一個承碳火盤,加強了上菜時的便利性。(圖九)〔註2〕 | | 圖八 商末周初 析子孫父乙扁足鼎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圖九 西周中期 晉侯溫鼎 山西北趙晉侯墓地13號墓出土 引自《晉國奇珍》頁58 | 至於鼎內煮的是什麼?據文獻記載,鼎內烹調的主要是鮮美肉羹湯。在許多考古發現中,的確可見到鼎中留有獸骨的現象。好吃的料理必經過精心的調味,成語「調和鼎鼐」便是這個意思。《尚書‧說命》謂:「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鹽及梅即是上古時期最重要的調味品。鹽做為維繫生存的重要元素,至少自商代起便由官方控管,晚商甲骨文中即明確記載鹽官「鹵小臣」的存在。鹽非產自王都,而有賴於輸入,《尚書‧禹貢》中有「厥貢鹽絺,海物惟錯」描繪海岱地區的句子,表述鹽及海鮮是該地的特產。梅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即已存在,在烹飪中或許具有今日醋的功能。最特別的發現見於陝西涇陽高家堡墓地。一座西周墓葬隨葬的一件鼎內,發現了34顆梅核與數量不少的小羊骨,原應裝盛了一鍋鹹酸相濟的清爽羊肉羹湯。〔註3〕 此外,花椒在上古時代應也有廣泛的運用。在許多商周時期的墓葬中,都有隨葬花椒的現象。花椒辛辣的風味不但可作為調味料,還有其他特殊的用途。在殷墟遺址的一座貴族墓葬中,墓主人身下發現大量的花椒粒,發掘者認為這是一種來自南方的防腐葬俗。〔註4〕 蒸煎美味 除了以鼎文火慢燉,以水氣蒸熟食物,是另一種主要的烹調法。這是因為在商周時期的遺址中,鼎的數量固然多,但以陶製、銅製的炊器數量更為普遍。 最為常見的炊器是鬲。(圖十)這種器物一般有三個胖胖的器腿,上大下小的設計是為了讓足內部有空間可以裝盛食材。在器足間生火加熱,以炊熟食物。鬲在商周時期是家戶必備的烹飪器,主要是用來蒸熟主食穀物,就像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的電飯鍋一樣。在安陽殷墟遺址發現的隨葬陶鬲中,也曾發現魚、羊骨頭,說明鬲烹煮的食材相當多元。除了直接放入鬲中烹煮,若在上面加上底部有孔的盆子「甑」,便成為蒸籠。鬲足內部裝水,在器足間生火加熱製造飽滿的水蒸汽,可將甑內的食物炊熟。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變成了「甗」,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圖十一) | | 圖十 西周 弦紋鬲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圖十一 西周 獸面紋甗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到了東周時期,以銅盤煎食的風尚逐漸興起。在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就有一個雙層爐盤,下層裝碳生火,上層還留有鯽魚骨頭。雖然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考古資料出土,但以銅盤煎肉肯定是存在的。或許,與煎牛排、羊排、豬排相類的美食,也是東周貴族宴會中的美味吧! 禮以食為大 人類早期文明的演進經常以製造用具的材質進行區別,名之為「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及「鐵器時代」。世界主要古文明開始使用金屬材質時,多是將之製作成裝飾品及兵器,但在華夏青銅文明中,卻是將富有戰略意義的銅料,大規模地投注在酒食器的鑄造上。就此或可認為華夏古文明非常重視飲食。在飲食的組成中,肉食的珍貴性使之為貴族所專享,並引伸出豐富的文化詮釋。《左傳》以「肉食者」為貴族統治階層、當權者、在位者的代稱,《孟子‧梁惠王上‧三》對孟子心目中理想政治的描述,便包括了「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敬老目標。 如前文所舉的商周時期食器多瑰麗華縟,一方面是貴族用來烹食以供生者享用,但更重要的是藉由巨大的盛宴以進行祭祀,達到與祖先共通、共享的目的。也因此,在商代的酒食器上經常會鑄上祖先名字或家族徽記,周代的器物則鑄上家族輝煌的歷史,以期待這些器物可以傳之久遠,「子子孫孫永保用享」。在這樣以宴飲、祭祀為重的觀念下,高級青銅飲食器自然成為禮儀用器,在頻繁的祭祀儀式中,成為主角。其中,烹調、裝盛主菜肉羹的鼎成為禮儀活動的核心,被以極其誇張的方式製作,商代於是有了如司母戊鼎、牛鼎、鹿鼎一般的器物。周人比商人更重食器,最後發展出文獻記述之「列鼎制度」,以之標示貴族身份。經後代比附解釋,烹調肉羹的鼎成為王權及政權的表徵,遂有如秦始皇泗水撈鼎的故事,以及「定鼎中原」、「鼎革」這樣的用法及意義。而在今日的生活中,鼎則成為供桌上的香爐,以裊裊香煙虔敬地稟報神明祖先,來享用祭拜的三牲供品。
註1: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380-381。 註2:陳耘,〈紅泥小火爐:談古人的溫食〉,《大觀》,2012年2月,頁102-105。 註3: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國墓地》,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頁135-136。 註4:何毓靈,〈殷墟花園莊東地五四號墓墓主之謎〉,《故宮文物月刊》,2012年12月,頁7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