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幾個月在「日星鑄字行」地下室琢磨數位化工作的細節,有時候我們會跟老闆聊聊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辦公室的近況。這個辦公室每個人手上的工作,跨項目跨得厲害,拉來牽去是好幾個圈圈交相互疊,大家的腦力與靈魂不停地穿梭在不同的專案間,提到2014年的台北國際書展,辦公室近日新編完成的一本地圖圖錄將嘗試販售,我們開玩笑的說如果有賣出10本就要偷笑喏不然就要想些噱頭啦,天馬行空胡想一陣下來,原本微笑著聽我們交談的張老闆突然發話:「日星的小圓盤讓你們拿去擺在書展讓大家印書籤!」 幾乎是很短暫的一瞬靜默後,大家心中隨之閃現的念頭是:「小圓盤要怎麼運送?怎麼保護?怎麼操作?」、「書展專案還有經費可以貼補給日星的小圓盤嗎?油墨費要怎麼算?」、「印書籤的紙的材質要選哪一種?辦公室還有雜支可以添購紙張嗎?」、「書籤的鉛字版面要設計些什麼?怎麼跟專案主題契合?版面大小約略多少比較適合?」種種思慮,一邊感激張老闆的好意,一邊思忖著辦公室所能配合與運用的資源。 數日後,再齊聚日星工作,張老闆聽我們提及小圓盤話題種種難以周全,他直爽地說他不但不要拿津貼,還要幫忙找「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一起合作;如此,我們只要學習小圓盤的操作、油墨清潔,其他雜瑣事務,皆無須掛心。
心無罣礙,故可以更勇敢地去圓滿一場文字的盛宴。在承辦書展專案的同仁協助下,規劃了一處「日星鑄字、樹火造紙、中研院作場」的小方域,駐紮在「思想,重慶南路」特展中,屆時每日全場書展購物滿千元,憑發票至特展會場,即能操作小圓盤機,親自體會活版打印工藝,同時收藏由樹火提供的雅致箋紙上的鉛字印刷。
一顆鉛字掂在掌心,重量會因為字體尺寸而有些微等差,掂著掂著不禁令人思想起遠古的年代,字被創造,字形顯義,人們開始用字表達,用字紀錄,而今人們依靠字去辨識、去溝通與相互理解。執行「日星鑄字行」活版印刷正體字的數位化工作,則是讓我們在時間的隧道上行走穿越,往前能夠追溯「字」的身世,往後則是期待著「字」成為鉛塊的模樣,就算在科技洪流中依然面目清晰,讓來來去去的普羅大眾有機會相識,前人後者都能相知。

日星鑄字、樹火造紙、中研院作場。凡全場書展購物滿千元,憑發票至「思想,重慶南路」特展,即可兌換圓盤機打印「思想,重慶南路用箋」一枚,每日限量五百箋,每日置換一箋語。中研院邀請您一同閱讀舊日書市書影,書寫今時今日情懷。
時 間:2014.2.5-2.10 地 點:臺北國際書展世貿一館「思想,重慶南路」(No. B221) 小箋尺寸:9*17公分 小箋形式:直書五行箋,後附作家句子,每日一句。 小箋數量:樹火紙博物館提供,每日限量五百份 小箋字體:日星鑄字行二號楷體、六號楷體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