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春分多雨濕漉,年年不例外。臺北之外,遙遠的苗栗鄉象鼻村苧麻田裡,織女早已開始播種,等待夏季的草長鶯飛。或許是因為這樣濕冷的天,亦或山林經驗的貧乏,單從書籍閱讀上,始終無法深刻體會原住民女性在山間迴旋出的如火斑斕地服飾色彩。 去年收到須以「原住民織布」主題策畫一檔全新展覽。彼時,泰雅族紅菱形紋、排灣族黃陶壺紋、西拉雅花葉紋尚遙遠,你我不相識。直至夏末,我們一行人沿著大安溪流域的蜿蜒山路,一路向前抵達三面環山、溪流相伴的象鼻部落,拜訪泰雅族編織藝師尤瑪‧達陸。踏入尤瑪老師創辦的野桐工坊,剛刮好的苧麻纖維逕自垂掛於陽台半空中,等待風乾;染鍋內煮著用來染色的薯榔,以及待染的苧麻纖維;古老的織布機躺在木屋的一角,等下一個編織季節;伴隨著,尚有我們與尤瑪‧達陸老師或遠或近的討論聲,即使那時展覽仍未成形。自從那場拜訪之後,即使陸續忙著一檔接一檔的展覽,在心底最深層,暗忖希望這場展覽,可以更貼近傳統織女的視角和經驗。 過去,原住民主題性質的展覽,多是以各族別獨立展開,如同部落在地理上的居住位置,各自盤據一方。然而,在文獻、影像,以及族人對於傳統織布的回憶,我始終覺得這樣的展覽方式無法完全貼切展現織布對於傳統原住民女性的深刻意義。如此與家族生命記憶細密纏繞交織的女性織布文化,若只是單單各自陳列在不同獨立的展櫃,真是可惜了。同時,猶記得尤瑪‧達陸的「生命織圓」哲學,織作就是在編織織者的生命與傳承泰雅族人的文化與生命。在眾多想法在腦袋紛飛之際,終於理出展覽大綱的頭緒,決定以「原住民女性」觀點切入,透過女性不同生命歷程來展示族群編織文化和服飾。 即使展覽故事線拍案底定,心裡仍然不踏實,不知道它終會是一陣雨,或是一道光。畢竟搭建好的鷹架,若無找到模板、鋼筋、混凝土,以及下游廠商,仍須面臨拆除、重新起建的命運。我們該在哪些典藏單位和資料庫搜尋適合切題的影像和資料,如何在紛雜資料中精準選件,以及那些部落願意出借編織展物,更別提後續展覽規劃、設計、圖說撰寫等巨大工程,尤其轉眼之間,距離開展預定日期,僅剩不到半年時間。 | 誕生展區中,以白色隧道方式呈現嬰兒在母親產道中慢慢來到世上的概念。隧道牆上掛滿從各個數位典藏單位申請的嬰兒時期相關影像。 | 這半年多,專案同仁像是集體拿著一綑綑木柴和火種嘗試不同方式升火做飯,拿著《典藏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民族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國立臺灣博物館資料庫的木柴,甚至還遠從東京大學、英國Wellcome Library拿取珍貴木材,放柴入灶,逐漸升起星星柴火,只為了烹煮出一道道原住民傳統風味餐。在同仁查找可用資料之際,為找尋願意出借實物的原住民部落,我則是像是環島旅行券的強迫中獎者,踏上臺灣原住落部落之旅。曾經一日環島,天未亮,襯著日出前的薄霧,跳上自強號,一路往東拜訪臺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當時為表慎重的穿著,卻與部落扞格不落,索性脫下西裝外套,撩起長裙,與芭伊工坊的阿妮奈公主把酒談論工坊內美麗的陶珠、本次展覽內容與服飾出借可能性。慷慨的公主還拿出珍貴服飾,開始一場試穿大會。結束拜訪,再沿著南迴公路抵達屏東縣,最後在臺南搭上高鐵,當日我回到臺北已接近午夜。很幸運的,最後終於成功借到一套套的排灣族貴族新娘、新郎、平民女性服飾。 | 芭伊工坊創辦人阿妮奈公主慷慨出借她為長女織作的嫁衣,並當場親切為我著裝試穿。 | 當影像授權一一申請完畢、千辛萬苦與萬里奔波之下獲得服飾與物件出借,一切彷彿歸位,終於撥雲見日,遙遠的路的彼端似乎看見雲影與彩虹橋雄麗聖潔。但是,這僅僅是把各項食材備好上桌。轉眼間,又迅速跌入萬丈深淵,緊接著是實際料理,如何炒出一盤好菜。為了扣緊女性織布的概念,規劃以原住民女性的生命歷程為經,編織服飾文化為緯,交織展示泛泰雅(泰雅、太魯閣、賽德克)、排灣、噶瑪蘭、泛西拉雅族群的編織傳統和生命禮俗。展覽共分為「入口意象」、「誕生」、「成長」、「結婚」、「喪葬」、「復振」六區,由原住民女性觀點闡述幼時跟隨母親學習織布製衣,從編織布疋上的花紋開始,再為自己織就華美嫁衣,替家人孩子編製衣裝,織布技藝在母女間緊密傳承;娓娓道來編織傳統背後的女性生活歷程、編織技藝傳承、族群生命禮俗,以及編織文化興衰復振。 秉持著數位典藏推廣和應用精神,突顯數位展覽與傳統博物館展示之差異,利用數位典藏影像設計互動展示,包括成長展區中的織布機旁,透過各族圖紋一格一格往下編織的動畫,企圖展現織女腳蹬織布機,手持打緯刀反覆打緊麻紗,沉厚的咚咚咚聲之中編織出一方方的圖紋;以及原住民服飾互動模擬試衣裝置,從到服飾拍攝、美編加工、程式設計和測試等,每一步走來,常常覺得荒謬,當下常常突然「走精」苦中作樂,但這些也將成為展覽很重要的養分。 | 成長展區織布動畫搭配著古老的織布機,再搭配著編織影像,企圖呈現編織場景。 | | | | (左)為製作原住民服飾互動模擬試衣裝置,同仁擔任服飾模特兒拍攝服飾圖檔,供應用設計。 (右)原住民服飾互動模擬試衣裝置實際應用於展區。 | 在正閱讀此篇文章的朋友們,一定會感受到文章起頭的舒緩爛漫情感,也會感受到上一段文章文風一轉,隱微帶著焦急疲累,以及時間緊繃時所帶來腎上腺素激漲造成的假嗨現象。是的,這就是展覽策畫工作,向來會遇到這樣的情緒轉折歷程。初期,懷抱著遠大憧憬和情懷,但當夢想要在現實的土壤下開花,是需要經過許多必要且無可迴避的工序以及眾人的群策群力,而這些其實是由無數個瑣事、挫折、過多時間成本積累而成,容易消磨意志,例如花費數月蒐羅逾萬筆的資料,最終僅有不到10%可用於展覽。在這些無數次與時間賽跑的展覽前置作業,以及對於向來不擅長與人交際的我,雖然身心疲累不已,但當展覽成形,也醞釀出非常柔緩的情緒,和那一點點成就感,希望可以不愧對過去與現在仍不斷編織服飾與文化的織女們。或許也因為如此,許多人才會甘願成為展覽策畫版的薛佛西斯,日復一日反覆滾石上山,然後下山,一切看來彷彿徒勞無功,但回首,卻也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 策展團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同仁與尤瑪‧達陸開幕日合照 |
【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2015年9月16日(三)~12月27日(日)。週二~週六 上午9:00-下午9:00 ,週日 上午9:00-下午5:00。經政府公告之放假日不對外開放。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三樓 世界之窗展區(臺中市南區五權南路100號) |